原标题:千年古城 蝶变归来
作为“中国笋竹之都”,建瓯拥有竹林面积163.5万亩,年生产竹材5321万根、鲜笋36.2万吨,笋竹产业成为富民强市的支柱产业。
福建双羿竹木集团生产车间,工人在生产线上作业。这里生产的竹集成材、竹家居、竹餐厨用品出口欧美国家。
建瓯被冠以“千年酒城”的美誉。在我省唯一一家通过验收的白酒酿造工业旅游示范点,游客参观藏酒的洞穴——双龙洞。
建瓯是朱子理学的正统发祥地,朱子后裔世居于此。建瓯市朱子文化研究会定期举行朱子祭祀大典,敬献祭礼、致祭词、诵读朱子家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建瓯市铁井栏—紫芝街历史文化街区,古民居“修旧如旧”。
以竹竿为主材的建瓯挑幡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经常在各大庆典活动中进行展示。
建瓯市小桥镇围绕“做优一片叶”开展项目建设,打造十公里茶文化休闲体验空间,吸引众多游客前来。
建瓯市北津湖畔,一湾碧水、几重青山,被打造成以休闲观光、网红打卡为主要特色的旅游景区。
“闽江上流建州府,理学名城有温度;建溪唱诗芝山和,满城春风人舒服……”在南平建瓯原创方言歌谣《理学名城谣》中,稚嫩的童声唱出了千年古邑的悠悠历史。
今天的建瓯,古称建州,福建的“建”即来源于此。作为我省面积最大、闽北人口最多的县级市,建瓯有着3000多年的文明史和1800多年的建县史,是福建最早建县的古邑之一。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取福州、建州首字,设立“福建经略使”,“福建”之名由此而来,延续至今。
植根千年厚重的文化底蕴,建瓯做足古城特色,传承朱子文化,守好历史文脉,确定“两个门户、三条街区、六个文化节点”保护开发思路,谋划12个古城保护开发项目,总投资48.5亿元。已启动实施一期6个子项目,首个样板项目铁井栏—紫芝街历史文化街区在今年“五一”前已正式开街。
与此同时,建瓯征集摸排朱子文化遗存35项,谋划复建朱子家庙、五经博士府、环溪精舍、建安书院等21个理学街区活化项目,组建建州朱子文化研究会、建州朱子文化建设促进会,系统保护朱子文化遗存,深度挖掘朱子文化内涵。
今年2月,“建瓯市理学名城城市更新建设样板”入选全省城乡建设品质提升省级样板工程,一幅内有古城雅韵、千年文脉,外有三溪汇流、湖光山色的古城“实景图”在建瓯徐徐展开。
如果说朱子文化构筑了建瓯的文脉、古城构筑了建瓯的格局,那么,竹、酒、茶便构筑了建瓯人的烟火生活。
建瓯有163.5万亩竹林,面积居全国县(市)之首。今年5月,建瓯成功举办首届“中国·武夷”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获得全国唯一的“中国笋竹之都”称号。
建瓯是“千年酒城”,也是“中国东南白酒名城”。当地积极弘扬“福酒”文化,组建福酒股份公司,建立福酒研究院,推出具有福建特质的“福酱”新品。
建瓯是北苑贡茶的故乡,也是全国重点茶叶产区、全国乌龙茶主要生产基地。以打造中华茶文化圣地为目标,建瓯启动“1+5”北苑复兴行动,北苑御焙遗址被列为省级考古遗址公园,茶产业产值突破10亿元。
眼下,建瓯锚定“千年建州·理学名城”发展定位,举全市之力“做靓一座城、做强一根竹、做大一瓶酒、做优一片叶、做好物流一张网”,让这座千年古城在新时代迎来蝶变新生。(记者 游庆辉 姚雨欣 通讯员 魏永青 叶秋艳 文/图)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