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老外在福建   |    直观中国    |    融播报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宁德周宁:农家“小庭院”变身增收“经济园”
2024-06-06 10:00:50来源:闽东日报编辑:姚鹿责编:尹小兵

  原标题:周宁:农家“小庭院”变身增收“经济园”

  近日,宁德市周宁县印发《2024年周宁县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鼓励和引导广大农户特别是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有效利用住宅院落、闲置房屋等可利用空间,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拓宽增收渠道。

  走进周宁县浦源镇溪坪村,只见分布在村庄河堤沿线的村居庭院前,摆放着造型各异的多肉植物,吸引不少游客驻足购买。

  “村民结合自身庭院特色种植售卖多肉植物,不仅开辟了增收新路径,还美化了居住环境。同时,‘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许多农户参与到多肉植物的种植队伍中,通过企业的技术指导和回收兜底等保障,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积极性,2023年销售额达1万元。”溪坪村党支部书记郑怡馨说。

  近年来,周宁县以乡村振兴试点镇(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任务较重村及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等为重点,按照“小规模、大群体、小成本、大思路”的模式,引导群众以家庭为阵地、庭院为载体,高效利用农村家庭院落及周围闲散土地、空闲资源发展庭院经济。

  在周宁县,像溪坪村一样“有看头、有颜值”的美丽庭院随处可见。在李墩镇际头村,群众通过流转周边闲置土地及房屋,以“精提升、微改造”的方式,打造“花漾街区”综合体项目;泗桥乡溪口村盘活闲置民房打造民宿,推动黄桃农旅观光采摘园等特色果蔬基地落地,为群众设置免费旅游摊点兜售农特产品;浦源镇浦源村结合民俗、花卉、传统文化等打造公共空间,引入旅游新业态,引导群众居家创业,带动周边发展庭院经济……

  同时,该县依托农村生产要素流转交易平台,建立“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民”“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种植大户+农户”等模式,为发展庭院经济注入“强心针”,解决群众后顾之忧。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美丽庭院1420户,打造了“花鲤小镇-溪坪-紫云”“七彩后洋-八蒲-苏家山”等4条示范长廊,带动全县文旅康养、高山冷凉花卉等产业蓬勃发展,各类庭院业态年产值超过1.2亿元。

  接下来,周宁县将进一步学好用好“千万工程”经验,着力培育一批新的庭院经济重点乡镇、重点村和示范户,充分发挥高山冷凉花卉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稳步推进庭院经济向组织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树立一批不同层面、不同模式的庭院经济典型,形成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周宁模式。(李何颖)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