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老外在福建   |    直观中国    |    融播报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福州福清周店村:景美人和入画来
2024-06-25 10:03:03来源:福州日报编辑:姚鹿责编:尹小兵

  原标题:福清周店村:景美人和入画来

福州福清周店村:景美人和入画来_fororder_1234

周店村田园步道。福清市影像中心供图

  农家小院窗明几净,乡村道路整洁干净,碧波荡漾的池塘边,花草繁茂,白鹭纷飞,村民在美景中休憩游玩……在福州福清市宏路街道周店村,一幅徐徐打开的乡村宜居画卷令人流连忘返。

  周店村地处324国道东侧,全村总面积3.5平方公里,总人口3050人,辖7个自然村。周店村立足乡村振兴,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绿盈乡村建设,村庄环境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容整洁,乡风文明,获得“全国文明村”“福建省生态村”“福州市新农村建设特色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提升环境

  村容村貌更有颜值

  在周店村,村民只要走出家门,就有一条步道通往田间地头。踏上红蓝相间的田园步道,周边郁郁葱葱的果林、稻田映入眼帘,沿路伴着溪水,一股诗意般的田园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田园步道将周店村的灵岩寺、松子坝等历史文化风貌串联成片,突出本土特色和田园风光的景观质感,形成“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线一风光”。这条步道,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该步道的建设,是周店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缩影。近年来,周店村持续深化“党建+人居环境”治理模式,确立了“农业立村、文明兴村、绿色旺村”的工作思路,助推人居环境整治再上新台阶。

  此外,依托丰富的山地资源,周店村着力实施“三带三园一整治”村容景观综合整治,建成“林带环村,林改富村,村在林中、人在景中”绿色新农村,并对村道、路灯、管网、公厕、公园等开展连续改造提升,改造文体活动场所,建设环村休闲步道,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实现了社会生态、经济、效益三丰收。

  周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郑建明说,村里持续推进“湖库水系连通”“污水零排河”等环境治理工作,启动“关溪拦水坝清淤”工程,建成“生态拦河坝”“一村一池塘”等工程,聘请巡河员定期巡河,开展护河爱水行动,加强黑臭水体整治,实现了“河清、湖畅、水美”的目标。

  涵养文明

  村美人和更有气质

  志愿服务蓬勃兴盛,文明风尚蔚然成风。近年来,周店村以乡村治理为抓手,稳步提升群众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营造乡风文明浓厚氛围,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郑建明说,周店村将为民服务的理念落实落细,渗透在方方面面。在无职党员的带领下,周店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移风易俗劝导队,广泛开展移风易俗、完善村规民约等活动,引导村民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观念。

  同时,周店村积极试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积极推动积分细则落实落地,量化人居环境考核标准,对日常出现的爱护环境行为鼓励“加分”,小小积分积少成多,攒到一定积分可到村里的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

  目前,积分制已融入周店村村民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周店村以户为单位,按照“一户一档”建立积分台账。如今的周店村,人人都在比积分、争先进,参与各种志愿活动,形成村民互相监督、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让“村里事”变成“家家事”,乡村人居环境卫生、乡风文明各方面得到大幅提升。

  周店村乡贤促进会还筹集资金200多万元,分别成立了“助老基金会”“教育慈善基金会”,专门用于帮助老人、学生、困难人员等,树立起扶危济困、尊老爱幼的道德风尚。

  宜居宜业

  村民生活更加幸福

  村内广场公园,人们聊天攀讲、跳广场舞、打羽毛球;绿化步道上,人们散步跑步锻炼身体、休闲娱乐……周店村依托“党员先行,乡贤补位”的基层治理新模式,奋力书写乡村更和谐、人居环境更优质、村民生活更幸福的“新答卷”。

  周店村将农村幸福院建设作为“幸福工程”和“民生工程”的重要举措,通过发动乡贤、群众筹集资金发展养老事业,因地制宜建成幸福院,建立老年人互助组和养老服务党员志愿者队伍,搭建老年人养老综合服务平台,村民的幸福感与日俱增。

  幸福院内设置有棋牌室、娱乐室、休息室、食堂等功能区域,满足老年人的日常娱乐、社交需求。与幸福院相邻而建的周店村老年活动中心,设有免费理发室、健身室、农家书屋、门球场、地掷球场等场所,丰富了老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让周店村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安享幸福晚年。

  与此同时,周店村建设了党员活动室、百米文化长廊,成立了村秧歌队,组建了巾帼志愿者、党员志愿者、平安志愿者三支志愿服务队伍,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活动,为村民提供各类服务。

  此外,周店村完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建成并投用2个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7个文体活动点,先后建立村阅览室、儿童之家、妇女之家等,组建广场舞、乒乓球、篮球、地掷球、腰鼓等文体兴趣队,开展经常性、常态化、群众性文体活动。(记者 王光慧)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