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老外在福建   |    直观中国    |    融播报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厦门:呼吸吐纳 “大海绵”破解“城市病”
2024-06-27 10:29:13来源:福建日报编辑:姚鹿责编:尹小兵

  原标题:厦门以入选“国家海绵城市建设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为契机,探索更绿色生态的发展方式,逐步实现从“试点海绵”到“全域海绵”的转变——呼吸吐纳,“大海绵”破解“城市病”

厦门:呼吸吐纳 “大海绵”破解“城市病”_fororder_219040b1-4ce2-4f95-ae85-5ad87d391477

空中俯瞰大海绵体——宋洋公园。

厦门:呼吸吐纳 “大海绵”破解“城市病”_fororder_6352e59c-c647-4ac8-b3f5-6f15c1d6083e

市民到海绵公园透水步道健身。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印发海绵城市建设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的通知》,作为国家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厦门凭借多年来在全流程管控方面的探索实践得以入选,实现从“试点海绵”到“全域海绵”的转变。

  2024年6月1日,《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规定》正式施行。日前,记者走进厦门已建设完成的住宅、公建等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工程现场实地探访,看厦门如何运作这块自由“呼吸吐纳”的“大海绵”,以破解城市内涝等“城市病”。

  老城区:系统整治破解城市痛点

  前些年,一到大雨天,厦门城市路面多处积水,内涝严重,尤其是基础设施老化的老城区。

  作为一种绿色生态的城市发展方式,海绵城市充分利用建筑、道路的低影响开发措施和绿地、水系等大海绵体,充分发挥对雨水的渗、滞、蓄、净、用、排等综合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被认为是破解“城市病”的一剂良方。

  新的建设理念要如何与既有的老城区改造协调起来?

  海沧马銮湾片区新阳主排洪渠河水曾经常年黑臭,是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改造前,片区内的个别村落甚至“逢雨必涝”,“一下雨就看海”,城市内涝让百姓揪心。

  早在2015年,利用马銮湾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契机,该排洪渠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围绕水环境、水安全两大突出问题,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与内涝防治,打开厦门市实施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的一扇窗。

  “马銮湾试点区从自身突出的水体黑臭与内涝问题出发,深入改造工业厂房、建筑小区、公建设施、市政道路等源头减排项目;全面开展市政管网清淤、截污、扩容改造工作,并新建调蓄设施,尽可能地在岸上就将污染截住、把雨水留住。”厦门市市政园林局海绵处副处长黄栩说。

  针对末端的新阳主排洪渠黑臭水体,重点采用“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的系统治理方案。如今,河水黑臭已彻底消除,水体生态系统逐步建立,生物多样性有效提高。“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愿景在这里率先实现。

  以问题为导向,作为首批全国海绵城市试点片区之一的海沧马銮湾试点区,面积20平方公里,建设海绵项目127项,每年节约浇灌用水86.3万立方米,通过全流域、全系统治理,彻底解决了传统城市发展遗留的痛点问题,消除了历史涝点问题,也为厦门市全域推广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新城区:先“梳山理水”再“造地营城”

  清晨刚下过雨,新店地铁社区悠然居居民顾秀芝就到宋洋公园内的彩色透水跑道上跑步晨练,红灰相间、平直宽敞的路面,路两侧绿意葱茏。“跑道上一点积水都没有,边跑边欣赏湖心水系和岸边的美景,大口呼吸新鲜空气,太舒心了。”顾秀芝说。

  深受居民热爱的多彩创意透水跑道,是用新型环保材料铺成的。“雨天时雨水可迅速渗入地表(比普通材料速度快了30%以上),有效补充地下水,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翔安市政集团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蔡东辉说。

  宋洋公园所在的翔安南部新城海绵城市试点区,属新城区。新城建设之初,海绵城市规划建设者就在原宋洋水库及下游水系的基础上进行整治提升,如今建成生态、美丽的海绵型公园。

  “整个水系就如同一块大海绵,分四个地块,一、二地块为上游,进行水质净化,中游段蓄水,下游段排水。通过生态清淤、水体湿地净化、曝气增氧等措施净化水质,并设置水生植物缓冲带、水循环泵站、滚水坝等,实现水体自然净化。”蔡东辉说。

  排水采用明沟结合管线形式,在原有道路两旁排水沟增加鹅卵石,卵石沟上增加复合材料雨水篦子,修复原有生态沟渠。同时在排水沟中还分段设置渗透井,雨水排入末端的雨水湿地公园。“在3^#地块跌水堰旁边,我们还设置一体化水循环泵站,在枯水期时抽调循环水至1^#地块跌水堰水域,以确保水体循环流动。”蔡东辉表示。

  此外,在景观湖四周采用草坡入水的形式,边坡种植各类陆生植物、湿地植物和设置景观置石,因地制宜将水留下来、让水流起来、使水净起来、把水管起来。

  近年来,随着跨岛发展步伐加快,岛外的翔安新城、集美新城、海沧新城和环东海域新城等逐步崛起,新城区如何打造海绵城市成了新课题。

  “我们的新城建设,如翔安新城试点区中的鼓锣水系,实行先‘梳山理水’再‘造地营城’的开发模式,从源头上避免传统新城开发建设模式下面临的水系方面问题。”厦门市海绵城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所长王开春说。

  遵循这样的发展路径,新城海绵城市建设的“厦门模式”涌现出来。“开发前先划定蓝线绿线,严格保护水系、绿廊、低洼地等大海绵体,打通行泄通道,留足调蓄空间,控制水文竖向,确保城市良好的自然排水基底;再精细化管控地块、道路等小海绵体,严格雨污分流,严格控制入河面源污染,然后开展生境营造、内源治理、活水提质等工作作为辅助。”王开春表示。

  这样的建设模式,目前已复制推广到厦门众多的新城建设开发中,成为宝贵的财富。

  全市域:复制推广“海绵”城市理念

  踏入环岛路附近的悦海南苑小区,沿着中庭花园小区的透水路面往前走,随处可见绿地内略微凹陷的草面。

  “这就是按海绵城市理念设计的下凹绿地,整个小区约有2808平方米,可以储存150毫米的雨水暂时不外排,在12小时内渗透储存到土壤中,需要用水的时候再导流出来。”设计单位厦门渤雅绿色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李顺铭说。

  中庭花园深处的大片绿地,就是更大的海绵设施——雨水花园,该小区的雨水花园设计深度达250毫米,除了滞留与渗透雨水外,也净化水质。

  “小区绿地占比超过40%,通过利用透水铺装减少场地雨水径流,植草沟有组织地将雨水引导至下凹绿地、雨水花园积蓄、净化,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自然水文条件和生态系统的破坏,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李顺铭表示。

  走进厦门岛内高崎水质净化厂的屋顶海绵公园,生态旱溪内小鱼儿游动正欢。“厂区屋顶海绵空间面积达到6.32万平方米,占用地面积超过75%。”厦门市政环科公司高崎水质净化厂副厂长张磊说,厂里污水通过生态净化后转换成清澈的溪水,作为公园的生态景观补水,并浇灌绿地。

  记者看到,在屋顶大面积的雨水花园里,种植了多种抗污染、耐水湿的植物,有翠芦莉、鹅掌柴、金脉美人蕉等。“通过植被层的下渗过滤,有效消纳屋面雨水径流,同时结合屋面公园景观设计,有机融入生态旱溪、透水园路等丰富多样的海绵设施,增强公园的科普趣味。”张磊表示。

  从住宅的海绵小区、海绵道路,再到公建的海绵公园、海绵工厂、海绵学校……厦门实现了从“试点海绵”到“全域海绵”的提升。

  “以试点经验为基础,近年来,我们先后指导完成试点区外过芸溪、埭头溪等多个流域综合整治,整治提升18号排洪沟、集美区日东公园、同安区芸溪溪边、埭头溪、翔安浯溪、海沧新阳主排洪渠等6处黑臭水体,并结合海绵城市理念推进全市老旧小区改造、内涝积水点整治等,逐步形成全市域推广、全流程管控、全社会参与的海绵城市建设新格局。”黄栩说。

  随着《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规定》的施行,以及《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方案设计技术导则》等11部标准导则的出台,为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更好的政策依据和技术支撑。

  “下一步的目标是加大全过程管控力度,打造样板工程,力争2025年厦门市城市建成区5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黄栩表示。(记者 陈挺 通讯员 林婕 文/图)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