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老外在福建   |    直观中国    |    融播报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宁德屏南:深耕文创新业态助推乡村发展
2024-07-24 10:13:07来源:福建日报编辑:郑滟灵责编:尹小兵

  原标题:屏南公开招募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深耕文创新业态助推乡村发展 文艺之花 绽放乡野

  “云雾起,白鹭飞,五岭繁花遍地香,开枝散叶七百年,山茶含笑沐斜阳……”行走在宁德市屏南县熙岭乡墘头村,村歌《梦墘头》不时在耳边荡漾,昔日寂寥的古村现已蜕变为人头攒动的文创乐园。

  纵观《梦墘头》的创作历程,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孙恒付出了大量心血。“既要鼓励每一位参与者讲述自身故事,让村民彼此见证;又要组织大家讨论村庄的文化历史和大事记,把村庄最独特、最重要的记忆写进村歌。”在孙恒的牵头组织下,村歌共创有力重塑了村民的精神原乡。

  这是屏南繁荣乡村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之一。近年来,屏南打破部门、行业、体制等壁垒,突破地域、身份、专业等界限,面向社会公开招募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吸引文创艺术家、原创音乐人等众多人才进村驻点开展服务工作,通过深耕文创新业态助推乡村发展,将乡村浇灌成“文化绿洲”。

  嘹亮村歌 响彻乡野

  乡村民谣音乐人、谷仓乐队主创、爱故乡村歌计划发起人……2022年,坐拥多个头衔的孙恒又解锁了“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新身份。

  “我希望推动100个村庄进行村歌创作,把集体创作的方法传递给更多人,用音乐的方式助力乡村振兴,为田野注入新的力量。”谈及村歌创作的初衷,孙恒说。

  “700多年前,谢九公到墘头开基拓土,自此才有了27代谢家子孙在墘头繁衍。”“原来吃地瓜米的生活太困苦,是改革开放带来了巨变。”墘头村歌集体创作工作坊里热闹非凡,针对歌词创作,村民你一言我一语展开热烈讨论。

  为激发村民的创作热情,孙恒不断鼓励大家哼唱当地的山歌小调。词曲完成后村民投票选出“梦墘头”为村歌歌名,集体创作结束后村民又反复练习,只为文艺汇演时“村歌嘹亮”。

  精神上独立,文化上自信,形式上民主。每一次村歌共创皆是对村庄古老记忆的梳理,对村民凝聚力的再次提升。如今,孙恒与村民共创的《云四坪》《梦墘头》等村歌已成为龙潭片区脍炙人口的佳作。在村歌共创催化下,《大美白玉》《爱在前洋》《普岭赞歌》等富有屏南地方特色的歌曲MV也应运而生。

  创意独特 陈酿飘香

  熙岭乡龙潭村的溪水两岸氤氲着阵阵酒香,端午前后,红曲黄酒订单迎来“高峰”期。酿酒师傅正在起槽配料,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胡文亮也在赶制“梦家山”系列包装。

  早些年,传统古法红曲酿酒一度面临销路不畅的窘境。如何破题?胡文亮与妻子曾婉珍在红曲黄酒的包装上创新性融入油画、动漫、四平戏等元素,与龙潭古村的文创特色相映成趣,采用小瓶包装,一经推广销售,不少黄酒产品都成了爆款,备受年轻人追捧。

  来自江西省吉安市的胡文亮是最早一批来到龙潭的新村民,他经营的檀舍艺术空间是当地著名的“网红打卡点”。2023年6月,胡文亮成为屏南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彼时,屏南持续出台鼓励文创发展政策,越来越多的文创青年从大江南北汇聚屏南乡村,带来了更多的创意碰撞。

  此外,胡文亮夫妇还于2024年发起杂志共创计划,20位杂志共创者在檀舍艺术空间里聚首,试图挖掘龙潭片区阡陌巷道的生动故事。这份名为《龙潭零号》的杂志于2024年5月顺利出版,成为龙潭片区首个流通的读物。

  “以青山绿水为邻,以浅雾熏风为伴。”翻开杂志内页,字里行间映射出龙潭村的诗酒田园慢生活,也写就文创赋能传统产业、编织新老村民和谐生活的动人故事。

  涓滴艺术 唤醒乡土

  “2015年我要去最偏远的农村,把它打造成为文化创意硅谷。”来自莆田的艺术家林正碌曾在推文里这样写道。谁都没想到,这番心声竟给龙潭村带来如此巨大的嬗变。

  几年前,龙潭村一度资源匮乏、产业凋敝,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空心村。为撬动龙潭文创“死棋”,受聘为屏南传统村落文化创意总策划师、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的林正碌开启了“人人都是艺术家”公益艺术教育项目,把破旧的民宅打造成文化创意工作室,引导一批农民、残疾人、退休老人自由挥洒情感,独立创作画作,很快掀起一股文创热潮。

  山清水秀的环境搭建出最具诗意的乡村栖居地。按照“修旧如旧”的思路,林正碌牵头修缮龙潭片区传统古民居118栋,打造47树、龙潭公益艺术教育中心、三水之间、爱故乡书吧、古木艺术空间、360咖等一批兼具现代感与传统风味的艺术空间,培育出艺术客栈、文创奶茶、手磨咖啡、乡村研学、法式面包等新业态、新产品,唤醒昔日空心村“沉睡的资源”。

  此外,林正碌还以文化为媒,规划文创片区和乡村精品文创旅游线路,引进人才团队及新兴业态,策划举办“手作IPA啤酒&原创音乐节”“咖啡品鉴会”“油画艺术展览”等系列文化艺术活动,每周轮流在龙潭村、四坪村、墘头村开展,不仅有效促进新老村民融合,同时形成巨大的“引流”效应。

  目前,龙潭片区共开设各类艺术空间116家,民宿87家,餐饮39家。2023年,片区内民宿平均入住率达45%,群众人均纯收入2.6万元,旅游收入达2亿元。(记者 尤方明 通讯员 甘叶斌 张乾舜)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