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建阳区探索“以草养茶”生态种植模式,实现绿富共赢 老茶园的焕新“密码”
林强(左)与张瑞旺在察看本地地被植物生长情况。 刘剑锋 摄
近日,在南平市建阳区回龙乡垅下村天云茶业种植基地内(下称“天云茶业基地”),雨后的茶山薄雾缭绕,别有一番韵味。
建阳区是闽北重要的产茶区,茶叶种植历史悠久。目前,建阳全区茶园种植面积9.08万亩。2023年,建阳区茶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10亿元。
天云茶业基地是建阳区知名的茶叶种植基地,占地面积200余亩。当前,建阳区在该基地试点“以草养茶”生态种植模式,探索打造“生态+”水土保持生态茶园(下称“生态茶园”),让茶叶和本土优良地被植物在茶园内良性共生,实现绿富共赢。
科特派重塑新生态
“这是七星莲,这是过路黄,那叫地菍……”在天云茶业基地,福建省水利厅水土保持试验站正高级农艺师、福建省科技特派员林强饶有兴致地向记者介绍茶园地表覆盖的草种。
据了解,我省超半数茶山采用的是传统的清园栽培模式,其主要做法是人工清耕除草或喷除草剂。曾经,天云茶业基地同样采用这种模式。但随着“生态”“有机”等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天云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瑞旺产生了构建“生态茶园”的想法。
2022年,在多方牵线下,张瑞旺与“福建省茶果园水土保持优势地被植物筛选及其固碳效应研究”项目成功对接。作为该项目的负责人,林强来到天云茶业基地后,从茶园水土流失防治、茶园优势地被植物筛选栽培等方面着手,为构建“生态茶园”提供科学的技术指导。
何为“以草养茶”模式?“我们筛选保留本土优势地被植物,利用它们的竞争和适生优势,通过繁育和控杂(草)等措施,形成以本土优势地被植物为主导的地表覆盖模式,实现‘以草抑杂、以草养茶、以草抑(害)虫、以草增(碳)汇’。”林强说。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林强团队遇到不少挑战。“为了试验的科学性,我们需要对茶园内的所有草类植物进行调查、分类、建档和有针对性的筛选,工作量相当大;在筛选出的地被植物还未完全显示生长优势的时候,如何有效抑制有害杂草,也是棘手的难题。”林强表示。
为解决上述难题,林强团队采用了人工拔除,茶梗、秸秆覆盖等方式,抑制有害杂草生长;日复一日地对茶园内的所有草类植物进行评估、调查,筛选出了最适合茶树生长并具有旺盛生长特征和低矮匍匐特性的本地草种。最终,团队利用筛选出的凹叶景天、过路黄等当地典型优势地被植物进行扩繁。
生态茶产生新效益
“以草养茶”模式的采用,让天云茶业基地尝到了“甜头”。
曾经,由于缺乏地被植物覆盖,天云茶业基地水土流失问题严重,直接影响到了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如今,茶园里优势地被植物地上部分成簇生长,形成了致密的地表覆盖,既能起到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又能有效防止地表水分漫流和蒸发,有利于土壤养分的保持和抗旱、保温。”林强说。
困扰茶园已久的病虫害问题,同样迎刃而解。
“优良的地被植物可作为病虫害天敌的栖境植物,能够为茶园主要害虫的天敌提供生长和繁殖环境。一旦有病虫害出现,天敌很快就会出现把它们消灭。”南平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省级科技特派员刘梦莹说。
“实施‘以草养茶’模式近两年来,由于杂草生长得到抑制,除草人工成本较之前减少了三分之二;土壤的物理性状、化学性状、固碳等方面均表现出色,特别是土壤固土保肥能力的提升,让化肥用量减少一半以上。”张瑞旺说。
好生态造就好品质。“我们种植的茶叶在基本不打农药的情况下,还在耐泡度、清甜度、香气丰富度等方面得到了提升。这几年,公司借助到外地参展的契机,推广生态茶叶,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张瑞旺表示。
“‘以草抑杂、以草养茶、以草抑(害)虫、以草增(碳)汇’,是遵循自然平衡、遵守自然规律的生态种植模式,也是建阳区进一步拓宽‘两山’转化路径的重要举措。希望该模式能让更多茶农受益。”建阳区茶叶发展中心主任傅永兴表示。(记者 许可欣 通讯员 蔡沁妍 江洁)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