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老外在福建   |    直观中国    |    融播报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福建发力海上智能预报 守护“蓝色粮仓”安澜梦
2024-12-16 17:35:01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郑滟灵责编:尹小兵

  福建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有大小海湾125个、海岛2200多个。作为全国水产养殖大省,福建从近海向深远海进发,唱响“海洋牧歌”,让一片片深邃湛蓝的海洋化为“蓝色粮仓”。

  广袤无垠的海域之上,隐藏着无数未知与挑战。这片蓝色海洋,既是孕育着丰富渔业资源的“宝藏粮仓”,也是各类海洋灾害频发的“前线战场”。如何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有效守护海洋的安宁与稳定,成为了福建海洋事业发展面临的关键课题。如今,随着一项项创新科技手段的落地,福建正精心构筑海上智能预报平台,为守护“蓝色粮仓”安澜梦开启全新篇章。

福建发力海上智能预报 守护“蓝色粮仓”安澜梦

福建省海洋预报台部分功能展示 供图 福建省海洋预报台

  “海上慧眼”察万象 智能预警保渔安

  在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莆田南日岛,“以电养鱼”“以渔养电”已成为现实。

  4月初,全球首个漂浮式风渔融合项目——“国能共享号”平台正式启动渔业养殖方案,水下的1万立方米水体成功投放首批1万尾大黄鱼。

  据了解,该平台每年发电量可达1600万千瓦时,相当于6000多户普通家庭一年的用电量,借助智能化养殖系统,海产养殖收入预计可达数百万元,将用于补贴深远海风电建设成本。

  然而,发展海上养殖业面临着海况恶劣、安全隐患、非法入侵等诸多挑战。为了充分激活“海上粮仓”的优势和潜力,福建发挥福建省海洋预报台海洋环境观测、海洋预警预报等核心作用,通过引入智能网格预报产品,加强海上科学研究和监测力度,深入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确保近远海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我台建设了全国首个省级精细化、智能化海洋网格预报业务系统,可以为渔民和养殖户提供精细化的海洋预报服务。”福建省海洋预报台副台长李雪丁介绍,海洋预报有助于科学家和管理者预测适合建设海洋牧场或者深海养殖的区域,以及评估已建海洋牧场和深海养殖区域的水文动力环境变化。

福建发力海上智能预报 守护“蓝色粮仓”安澜梦

福建省智能网格海洋预报业务系统 供图 福建省海洋预报台

  据了解,目前该系统已覆盖西北太平洋海域,在福建沿岸海域、台湾海峡周边海域、远海海域空间分辨率分别达到500米、5千米和10千米,时间分辨率达1小时,预报时效最长达7天。与传统站点预报和大面预报相比,新系统在时空上更为精细,精度更优,更新发布频率更高。

  该系统的投入使用大大丰富了福建省海洋预报产品,提升了福建省在渔港、海岛、海上航线、滨海旅游区、渔业养殖区、海钓区等海域的海洋环境预报保障能力,为海洋牧场或深海养殖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福建发力海上智能预报 守护“蓝色粮仓”安澜梦

风电运维窗口期预测界面 供图 福建省海洋预报台

  此外,福建省海洋预报台还利用智能网格预报数据,开发了多种预报产品。发布了针对10个重点养殖区的海浪、水温等预报服务。“点对点”预报,便于养殖户合理地安排养殖生产活动。

福建发力海上智能预报 守护“蓝色粮仓”安澜梦

福建海洋预报APP界面 供图 福建省海洋预报台

  “风浪哨兵”探灾害 精准预报护渔航

  海上生产作业受大风、海浪、风暴潮等因素的影响显著,而海洋预报在预警海浪、风暴潮、海啸等自然灾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管理海上作业渔船和养殖渔排提供数据支持,确保渔业安全形势稳定、海上人员作业安全,福建省海洋预报台不惧风浪,化身“风浪哨兵”。

  10月25日上午,台风“康妮”在菲律宾马尼拉东南方洋面上生成,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17级,是1961年以来同期影响福建的最强秋台风。

福建发力海上智能预报 守护“蓝色粮仓”安澜梦

预报人员台风会商 供图 福建省海洋预报台

  为防御“康妮”台风和冷空气配合影响,福建省海洋预报台强化监测预警预报,加强与其他部门联动,全力以赴做好防台风海洋预警预报服务,筑牢海洋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福建发力海上智能预报 守护“蓝色粮仓”安澜梦

台风浪数值预报 供图 福建省海洋预报台

  10月27日17时,福建省防指启动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后,福建省海洋预报台立即安排人员24小时做好预报和数据值班工作。期间,全程参与省防指组织召开的台风防御工作部署会,提出海上渔船撤离进港和渔民上岸的时间安排部署措施建议;实时发布台风动态和海上监测实况,增加对港口、码头、海上牧场、大型养殖设施、重点养殖区精细化海浪预报分析,为防御台风提供数据支撑。

福建发力海上智能预报 守护“蓝色粮仓”安澜梦

智能海洋预报产品制作中心 供图 福建省海洋预报台

  “福建省在闽外渔场作业的渔船,距离岸边较远,作业渔船回港时间至少需要36小时,加上预留起网准备的时间,需要给渔民预留40多个小时的时间。所以部署措施一般要提前两三天开始下发。”李雪丁介绍,预报台需要根据台风路径预报,提前预判,确定影响各个渔场的浪高大小、时间,需要撤离的渔场范围,渔船撤离回港时间,提出防御部署建议。从渔民作业安全角度出发的同时还要兼顾渔民生产效益,尽可能的早部署、分阶段部署、精准部署。

福建发力海上智能预报 守护“蓝色粮仓”安澜梦

监测海上人员作业安全界面 供图 福建省海洋预报台

  深耕碧海,渔歌高唱。如今,海上风电成为建设“海上福建”的新亮点、新动能。截至2023年,福建省海洋预报台智能网格预报产品共服务全省16个海上风电场,共392.07万千瓦容量、633台风机。累计提高发电量约1176万千瓦时以上,产生经济效益940万元以上;全年减少无效出海次数823次以上,节约费用988万元,累计产生经济效益1928万元以上。海上风电项目的逐步建设和并网,将进一步降低行业单位GDP能耗,推动加快实现“3060”双碳目标。

  十余年来,台风期间福建海上“零伤亡”的安澜故事仍在续写......未来在海,后劲在海。千里海岸线绵延着福建“海上粮仓”耕耘的优异成果,激荡着大海和渔民双向奔赴的丰收赞歌。(文 姚鹿)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