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老外在福建   |    直观中国    |    融播报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福建:加快教育强省建设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24-12-24 10:00:01来源:福建日报编辑:郑滟灵责编:尹小兵

  原标题:周祖翼在全省教育大会上强调 加快教育强省建设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提供有力支撑 赵龙主持 滕佳材出席

  12月23日,全省教育大会在福州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祖翼出席并讲话,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结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七次全会部署,加快推进教育强省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提供有力支撑。省委副书记、省长赵龙主持。省政协主席滕佳材出席。

  周祖翼指出,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教育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是指导新时代新征程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与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关于教育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一体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周祖翼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新时代福建教育守正创新、成果丰硕,也肩负使命、承载期盼。要深刻把握新征程福建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弘扬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发扬福建人敢为人先、爱拼会赢的开拓创新精神,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奋勇争先,努力建设教育强省。一要聚焦立德树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完善“大思政”教育体系,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健全“五育并举”育人体系,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二要聚焦服务发展,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健全教育、科技、产业、人才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分类推进高等教育改革,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强化以需求为导向的有组织科研,构建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深化闽台教育融合发展。三要聚焦人民满意,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四要聚焦夯实基础,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涵养高尚师德师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加强教师管理保障,引领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五要聚焦互利共赢,深化国际教育合作交流。发挥福建作为改革开放重要省份的优势,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提升国际人才集聚能力,积极推动教育“走出去”,扩大高水平教育交流合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开辟新空间。

  周祖翼强调,党的领导关乎教育兴衰成败,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要把教育事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健全完善党委集中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压紧压实责任,强化支持保障,守牢安全底线,营造全社会重视教育、支持教育、关心教育的良好氛围。

  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彦在会上作总结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本次大会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坚持立德树人,锐意改革创新,强化要素保障,以钉钉子精神落实好教育强省建设任务,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紧密衔接,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作出教育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讨论了《福建省教育强省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征求意见稿)》。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科技厅、财政厅,福州市、三明市、厦门市湖里区,厦门大学、福州大学、黎明职业大学等有关负责同志作了交流发言。

  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有关领导,省法院院长、省检察院检察长出席。省直有关单位、各高校的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各市、县(区)和平潭综合实验区设分会场。(记者 周琳)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