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老外在福建   |    直观中国    |    融播报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平潭:匠心打造高品质文化海岛城市形象
2025-01-22 10:14:54来源:福建日报编辑:郑滟灵责编:尹小兵

  多彩岚岛,魅力无穷。

  一组数据,印证了平潭旅游的火爆:2024年,平潭全年共接待游客1050万人次、旅游花费11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3%、3.9%;接待入境游客2.68万人次、增长120%,其中外国游客1.24万人次、增长327%。

  这份“热辣滚烫”的成绩单,离不开平潭综合实验区聚焦“国际风范、青春时尚”主线,不断增加优质供给,深耕“文化+旅游+宣传”品牌塑造,进一步提升平潭国际旅游岛知名度、美誉度,吸引更多人走进平潭、了解平潭、爱上平潭。

  打造南岛语族文化IP

  平潭,一座坐落于东海之滨的千礁岛城,深藏着海洋文明遗存。

  位于岚岛东北部的壳丘头遗址群,包括西营、壳丘头、东花丘、龟山等遗址,距今7500年至3000年,这里是福建沿海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也是闽台史前文化之源。

  在国际考古界,平潭被视为研究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的关键区域。如何讲好南岛语族文化故事,打造一张文旅金名片?近年来,平潭对此进行了有益探索。

  2024年12月16日,壳丘头遗址博物馆盛大开馆。博物馆以“源”“流”“彩”为主线,通过文物展品、历史资料以及多媒体技术等,全方位展示南岛语族的独特文化。

  开馆之际,平潭充分利用媒体联动的强大效能,邀请央媒、省媒80余名记者参与报道,实现与中央、省级重点宣传同频共振,有效扩大传播影响力、覆盖面。据统计,相关报道全网累计传播量超2000万。

  这只是一个缩影。坚持创新性发展,当地持续整合媒体、影视、新媒体和教育资源,大力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全方位塑造南岛语族文化金字招牌。

  从城市金名片到对外交流新IP。通过展览、研学等方式,平潭还吸引太平洋国家的专家学者、青年学生前来交流,增进国际友谊,促进文明互鉴,不断推动“旅游+考古”多元化发展。

  此外,平潭还推动南岛语族文化深度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和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2023年2月,平潭国际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基地获评实验区首个“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一步完善实验区爱国主义教育平台建设。同时,将该基地纳入两岸研学教育实践活动线路,组织2000人次学生走进基地开展社会研学实践,实地感受海洋文化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为普及考古文化知识,国际南岛语族研究院还走进各中小学校,开展各类学术讲座及课程实践,让南岛语族文化品牌从知识普及迈向文化传承。

  推动城市形象“出新彩”

  平潭四面环海,坐拥丰富的沙滩、海岸线、石头厝等滨海旅游资源。这里,有着无数道不得不看的风景。2024年以来,实验区依托自然资源禀赋,以品牌建设推进城市公关,努力让“流量”变“留量”。

  具体怎么做?首先,当地举办体育赛事和音乐演艺活动180余场,包括世界沙滩手球锦标赛、U18女子垒球世界杯小组赛、海峡飘移锦标赛、风翼世界杯、“阿卡贝拉”海岛合唱大会等,持续掀起“跟着赛事、跟着音乐去旅行”的热潮,让游客在不同时节都能体验到魅力平潭。

  家有好酒更需勤吆喝!着眼于打出文旅宣传营销“组合拳”,当地联动媒体资源大力打造“车筝棒、马车游”等六张宣传名片,在省内首创推出《赛车365》《平潭第一棒》《海岛追风去》等赛事节目,让平潭国际旅游岛“出圈”更“出彩”。

  眼下,文旅赛道越发“内卷”,城市品牌塑造迎来全新机遇,平潭谋求文旅“出圈”的决心更加呼之欲出。这些年,纵观平潭,康养游、海岛游、红色游、影视游等文旅新业态不断涌现,“文旅热”可谓遍地开花。

  以影视游为例,实验区积极探索“影视+文旅”新业态,全年吸引来岚拍摄剧组17家;竹屿湾影视基地建成亚洲单体规模最大数字科技影棚;成功举办第四届IM两岸青年影展,吸引全球2264部作品参赛……

  在平潭,优质文化服务供给越来越丰富。当地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发挥“三下乡”聚合功能,动员近千名群众参与,还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综合文化站与农家书屋深度融合,广泛开展文明实践活动超7000场,线上线下惠及群众70万人次。(张哲昊 刘宇捷)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