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老外在福建   |    直观中国    |    融播报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三明尤溪:老茶区的新茶香
2025-02-05 11:00:20来源:福建日报编辑:郑滟灵责编:尹小兵

  原标题:老茶区的新茶香

  2月3日是林成强从尤溪返回福州的日子,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他的行李箱里多了位“新成员”——自创的茶元素甜品。

  林成强出身于有着50多年茶企经营历史的家庭,是名副其实的“茶三代”。前些年,他正式接管了尤溪县尚扬茶叶专业合作社。“面对不同的年龄群体和应用场景,茶叶会呈现出不同的含义和形式,我希望用一种特别的方式让家乡的茶飘香四海。”林成强这样谈及将茶叶与甜品结合的初衷。

  经过1年多的市场调研、配方设计、批量试制,林成强打造的“尚熹点”系列茶点已陆续推出红茶、桂花、抹茶等3种口味。除此之外,林成强还尝试开发当下深受年轻人青睐的即饮式纯茶饮。

  “目前,市面上的茶饮都是泡好的茶水,我们想做一款看得到茶叶的饮品,这就需要解决如何在饮品中保存茶叶的问题。”尽管困难重重,但林成强依旧对未来充满信心,“所有的难点都将化作我们前进的动力。”

  尤溪位于闽中腹地,森林覆盖率高达78.48%,为茶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去年,尤溪县茶园总面积扩展至10.05万亩,年茶叶产量达到1.6万吨,茶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超过18亿元。

  除了不断解锁茶叶的“N”种打开方式,近年来,尤溪积极对接高校院所,并与茶企联合设立“茶园碳中和研学基地”“高效生态农业产学研示范基地”,持续推动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统筹发展,让茶产业更有“科技范”。

  立春时节,尤溪县坂面镇光兴茶业的红茶科技小院里绿波荡漾,茶香飘扬。该小院成立以来,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易志刚便在此开展福建省低碳生态茶园建设和碳中和技术研究。

  “我国茶园土壤碳库约1.09亿吨,如果茶园土壤有机碳库量平均提高0.1%,相当于增加656万吨二氧化碳固定量。”易志刚说,近年来,他与科研团队通过套种植物、种植绿肥和生草、用有机肥和炭基肥替代化肥等措施,持续提高土壤质量。得益于专家的“问诊把脉”,光兴茶叶有限公司的茶叶品质、茶叶功能成分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我们将邀请更多科研人才与茶企联合,让科技力量更好地在田间地头发挥作用。”尤溪县茶叶站站长、推广研究员姜能宝说。(见习记者 肖蔚男)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