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老外在福建   |    直观中国    |    融播报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龙岩连城:非遗活化古村落 文旅跨界焕新生
2025-02-20 09:53:56来源:福建日报编辑:郑滟灵责编:尹小兵

  原标题:连城三策并举,激发乡村新“动能” 非遗活化古村落 文旅跨界焕新生

龙岩连城:非遗活化古村落 文旅跨界焕新生_fororder_725b4f92-1dcc-4dae-b15c-eb3a60b86e63

游客在四堡镇体验雕版印刷。

龙岩连城:非遗活化古村落 文旅跨界焕新生_fororder_ce3d30af-05fb-4341-9af4-4e3ca434553c

培田全景

龙岩连城:非遗活化古村落 文旅跨界焕新生_fororder_a0ea6454-44df-4d9e-9940-5220b0910394

“非遗奇妙夜”点燃四角井历史文化街区。(图片均由连城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青山碧水冬阳暖,古街小巷乡愁浓。近日,记者走进拥有800年历史的首批中国传统村落之一——连城县培田古村落。络绎不绝的游客徜徉在“九厅十八井”高堂华屋、千米古街间,静静欣赏一幢幢客家古建筑之美,慢慢品味客家耕读文化的魅力,感悟着一代代客家人的乡愁记忆。

  连城是客家祖地,拥有中国传统村落14个、省级传统村落19个,享有“中国客家民俗文化之乡”美誉,被誉为“中原古文化的活化石”。近年来,连城把古村落当“传家宝”来保护,让传统村落留住乡亲、护住乡土、记住乡愁,展现古韵新貌。

  保护文脉,守望古村乡愁

  培田村始建于元代,古民居较好地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客家建筑风貌,保存着30余幢“九厅十八井”形式的高堂华屋、21座宗祠、6个书院、2座跨街牌坊与1条千米长街,组成了约7万平方米的古建筑群。

  这些古建筑诉说着数百年来客家乡愁文化。

  村里老人吴美熙介绍,“培田”寓意以田地养育子孙,靠教育培养后代。“水如环带山如笔,家有藏书陇有田”,村里继述堂门前的那一副对联道出刻在培田名字里的耕读文化。

  近年来,连城按照“修旧如旧、修古如古”的要求,分门别类对古建筑实施抢救性修复,先后完成官厅、大夫第、进士第等50个文物保护修缮工程。同时,为了更好保护古村落,还在古村河源溪对岸建起了新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立党建引领、全域服务、常态管理、文化传承等各种保护开发机制,新村、古村落发展越来越和谐。

  塘前乡利用已有的古建筑资源,整合塘前乡红色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将古建筑打造成集红色教育、文明实践、民俗文化、特色文旅为一体的乡村文化会客厅,探索文化兴乡之路;四堡镇修缮10栋历史建筑并改造古街,打造“一溪两岸”休闲区,游客在一座座古书坊中探寻四堡印刷技艺……在连城各地,古民居、古村落拂去历史旧尘,根植其中的优秀文化也在有力有效的保护修缮工程中愈发熠熠生辉。

  传统村落连片保护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在面临的众多问题中,资金短缺首当其冲。为此,连城坚持项目带动,优先将古村落重点保护利用项目列入县委、县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令财政资金向传统村落倾斜。2022年以来,先后整合投入3.6亿元资金,用于建设传统村落配套项目。

  与此同时,连城还着力推动共同缔造。通过“以奖代补”方式撬动社会各方捐资出力;通过成立理事会或保护协会等方式,引导乡贤以捐赠、资助、提供技术服务等方式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工作。

  活化利用,乡村振兴有道

  保护修缮古村落只是基础,如何利用好古村古建古文化?塘前乡给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参观奖状陈列馆、知青文化陈列馆,开展趣味互动游戏,体验亲自动手烧烤……越来越多青少年走进连城塘前乡探索自然之美,接受红色文化熏陶。

  塘前乡乡长俞梅惠表示,该乡在推进乡村文化会客厅示范片建设中,充分活化利用古建筑、老祠堂以及荒废的造纸厂旧厂房,先后建成“文明有象”文化主题馆、福文化馆、客家民间技艺馆、知青文化陈列馆、莲台文化交流馆等特色展陈馆,“串点、成线、拓面”推动乡村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

  近年来,连城基于各传统村落不同的条件,分别按照旅游型、生态型、生活型村落,对传统村落进行活化利用,通过“整体保护+旅游激活”的方式解锁各类特色新业态。

  连城县四角井历史文化街区,采取“传统+新兴”的业态模式,致力于打造集非遗体验、文化交流、美学鉴赏、产销融合于一体的独具连城客家特色的非遗一条街;培田古村落坚持做好古建筑活化文章,围绕“耕读文化”主题,倾力打造客家民俗文化街,并持续植入新业态,建成汉服馆、竹匠坊、非遗草药铺、非遗针织毛线铺、拓印馆等,打造综合性特色古村旅游;新泉镇充分发挥“新泉整训”红色品牌的优势,积极融入“大古田”发展格局,实施新泉红色走廊和新泉革命旧址群建设等一批重点项目,并大力推动温泉美食康养产业;曲溪白石村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以“白石仙居”为主题,打造原生态乡野趣味型山地传统村落,与周边山水、竹林环境融为一体……

  同时,依托各村落不同的自然生态资源禀赋,连城还打造了四堡芙蓉李、姑田竹木、赖源高山茶等一批与传统村落遥相呼应的特色产业,形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传统村落典范。

  非遗赋能,文旅融合出圈

  新年跨年夜,在四角井历史文化街区,一场以“小城故事 风华连城”为主题的“非遗奇妙夜”精彩上演,吸引广大市民游客前来打卡参与,感受小城独有的浪漫。

  随着纷纷扬扬的雪花从天而降,非遗集市热闹开市,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在身着汉服的店家、导游员的推介下,游客们观赏璧洲灯笼、芷溪花灯、姑田大龙、罗坊走古事等非遗项目静态展示,体验川剧变脸、火壶、雕版印刷等动态展演,品味灯盏糕、地瓜干、兜汤等连城客家小吃,在动静交织、融合交汇中,沉浸式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走着逛着,像穿越到繁荣的古代,希望能多多举办类似的活动,让我们参与其中。”游客江倩萍说。

  举办精彩纷呈的“非遗奇妙夜”,将文化大餐送至群众身边,连城已驾轻就熟。

  2024年,除了在四角井历史文化街区连续举办暑期档、国庆档、新年跨年夜档等多场“非遗奇妙夜”系列文旅活动,连城还充分发挥传统村落客家、民俗、非遗等资源优势,令雕版制作、宣纸制作等非遗产品体验活动走进景区、街区、村居,真正实现让非遗“看得见、尝得到、带得走”。此外,连城策划推出了春季民俗游、夏季清凉游、秋季体育游、冬季温泉养生游等全域全时特色文旅产品,实现“月月有活动,处处有看点”。

  为了把文旅“品牌”做成“名牌”,连城还玩起了“跨界联动”,尝试推动文体活动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从积极承办环冠豸山国际马拉松、国际自行车大赛等有影响力的高端赛事,到举办系列海峡两岸棒垒球赛事活动,打造台海文体旅游交流新平台……连城通过“旅游+赛事”的融合,不仅带动了棒球、皮划艇、健身器材等休闲运动产品制造产业的发展,还提升了城市文化形象,擦亮了文旅新名片。(记者 徐士媛 罗小春 通讯员 黄水林)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