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老外在福建   |    直观中国    |    融播报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厦门智造”新材料走向全球产业竞争前沿
2025-03-18 10:03:01来源:厦门日报编辑:郑滟灵责编:尹小兵

  原标题:“厦门智造”新材料走向全球产业竞争前沿 我市多家新材料企业获资本青睐,激发自主创新更强劲动力

  开春以来,我市多家新材料企业完成新一轮融资。这些企业凭借硬核实力,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材料细分领域闯出一条自主创新路。

  新材料企业获资本青睐,也从侧面反映我市新材料产业的创新活力。近年来,我市将新材料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纳入“4+4+6”现代化产业体系中重点培育,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单壁碳纳米管性能比肩国际巨头

  “我们生产的高品质单壁碳纳米管,性能可媲美国际巨头。”3月初,专注于研发和生产单壁碳纳米管的厦企华碳科技,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厦门国兴投资等。公司董事长胡丹丹介绍说,华碳科技单壁碳纳米管一期项目正在建设,建成后将年产20吨单壁碳纳米管粉体,产值数亿元。

  “别看它黑黢黢的,其貌不扬,可是大有用途。”在华碳科技展台,公司自研的高品质单壁碳纳米管粉体,被放在最显眼的位置。胡丹丹说,作为新一代导电材料,单壁碳纳米管集高强度、柔韧性好、导电导热性优异等诸多优点于一身,大到新能源汽车,小到智能服装,都有它的身影。其中,动力电池是单壁碳纳米管重要的下游应用领域——作为新型导电剂,单壁碳纳米管能够增加电池能量密度,提升电池循环寿命。在新能源汽车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单壁碳纳米管供不应求。

  尽管单壁碳纳米管用处大,但其技术壁垒高,很长一段时间,相关核心技术掌握在外国企业手中。2017年,有过多年新材料市场经验的胡丹丹,联合厦门大学陈秉辉教授领衔的技术团队,以“企业家+科学家”协同创新的模式,开启自主研发之路。这一投入,就是七年,直到2024年,华碳科技成功实现高品质单壁碳纳米管量产,单壁含量达93%以上。

  胡丹丹表示,华碳科技接下来将进一步优化设备、工艺,推动产能上量爬坡。作为国兴二期基金的基石投资人,国贸华瑞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将通过资本赋能与产业链协同,助力华碳加速建设国内领先的单壁碳纳米管生产基地,推动“厦门智造”走向全球产业竞争前沿,为我市打造新材料产业高地注入强劲动能。

  摘取碳材料“皇冠上的明珠”

  2月底,厦门火炬高新区企业中欣新碳宣布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为厦门高新投。尽管成立还不到3年,但中欣新碳在摘取碳材料行业“皇冠上的明珠”的征途中已取得诸多突破,实现了中间相沥青50吨/年规模化稳定制备,以及中间相沥青基碳材料的小规模制备。

  中间相沥青是一种什么材料?中欣新碳创始人李四中解释,中间相沥青是一种液晶态沥青,加热后可形成高度有序的碳材料,具备优异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拉伸强度。“用它做出来的碳纤维,模量可以超过800GPa(吉帕),是钢铁的好几倍,重量却轻得多。这种材料在航空航天、尖端装备等高端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他说。

  由于中间相沥青制备难度大,目前全球仅有三家企业能够实现量产。面对一系列技术难题,中欣新碳发挥创始团队在碳材料行业二十年的技术积累,从分子设计角度入手,经过反复试验,最终成功突破技术瓶颈,实现稳定的规模化量产。

  “有了这笔融资,我们的步子可以迈得更快了。”李四中表示,中欣新碳接下来将推进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的规模化生产。这种碳纤维直径仅10微米到15微米,比头发丝的一半还要细,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助力我国高端材料产业的自主化发展。

  资本助力高端材料规模化量产

  专注光通信核心材料研发与应用的森一量子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近期连续完成了天使轮及Pre-A轮融资。天使轮由蓝图创投独家投资,Pre-A轮则由两家行业龙头上市公司的产业资本联合投资。森一量子成立于2022年8月,是国内少数能够规模化量产磁光功能晶体、特种陶瓷等高端材料的高科技企业。

  据介绍,森一量子的核心产品法拉第旋光片(FRG),是光通信领域中光隔离器和环形器的关键部件。随着AI大模型的爆发式增长,光通信产业的需求将推动国产法拉第旋光片市场的扩展。森一量子接下来将积极提升产品良品率,并进一步布局激光雷达、工业激光、新能源以及高端医疗等领域。

  此外,位于翔安的钜瓷科技于近期完成C轮融资,投资方为深创投。钜瓷科技专注于高品级氮化铝粉体及陶瓷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24年氮化铝粉体产能达600吨,产能及销售规模位居世界前列。此前,钜瓷科技曾获得比亚迪、厦门火炬集团、厦门高新投等多家机构的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新材料创业企业成长过程中有本土国有投资机构的助力。作为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资本力量,我市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机构围绕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积极布局,并强化投后赋能,做陪伴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耐心资本”。(记者 林露虹)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