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省首个食用菌航天育种新品种通过鉴定
日前,银耳新品种“HT108”全票通过由福建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组织的专家鉴定,成为我省首个食用菌航天育种新品种。该品种在古田县完成全部试验流程,标志着我省食用菌航天育种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HT108”以“古田银耳Tr21”为出发菌株,于2023年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经历为期15天的空间诱变后返回地面。经过近2年的系统选育和栽培试验,新菌株展现出稳定遗传特性。
据省农业农村厅食用菌技术推广总站专家现场评测,该品种具有三大显著优势:一是商品性状突出,鲜耳呈金黄色,朵型圆整紧实,耳片厚达1.2~1.5毫米,边缘内卷呈菊花状,弹性系数达0.85;二是营养品质优异,总黄酮、总多酚、粗多糖含量分别较对照品种提高60.0%、55.6%、13.7%;三是生产性能稳定,工厂化袋栽周期42~46天,单袋产量达450~500克,较传统品种增产12%以上。
作为“中国食用菌之都”,去年古田县食用菌全产业链产值达280亿元,其中银耳产量占全球85%以上。此次航天育种成果将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升级,助力打造“古田银耳”百亿产业集群。目前,该县已建成全国首个食用菌航天育种实验室,计划3年内再培育3~5个太空菌种。(记者 单志强 通讯员 李国镔 魏绍化 卢榕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