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模式不断创新 增添更多乐趣 榕城“赏花经济”绽放新魅力
琴亭湖公园杜鹃正值最佳观赏期,吸引众多游人。记者 包华摄
近日,随着气温回暖,福州的公园、古镇、乡村陆续迎来花卉盛放的最佳观赏期。踏青赏花成为市民和游客的热门选择,也带动了“赏花经济”不断升温,各类创新体验为春日出游增添更多乐趣。
乘坐地铁
轻松解锁满城春色
想在市区快速找到赏花地,不妨搭乘地铁,穿梭于春光明媚的榕城。
搭乘地铁1号线,从罗汉山站下车,步行即可抵达琴亭湖公园。这里的杜鹃花展正火热举办,近3万株地栽杜鹃与20余盆精品盆景交相辉映,成为市民和游客的热门打卡地。南门兜站外的乌山历史风貌区,则迎来炮仗花、桃花、樱花、木绣球、山茶花等春日花卉的“接力盛放”,拾级而上,步步皆景。
沿着地铁4号线前行,西湖公园、花海公园已然换上春装。西湖公园柳堤两侧,桃花如云、垂柳依依,湖面倒映着“桃红柳绿”的春日盛景。花海公园里,近3万平方米的油菜花金黄如毯,紫色、粉色、白色交织的彩色油菜花田更是别具一格。今年新增的鲁冰花区域内,层层叠叠的花穗宛如童话世界,给游客带来别样的视觉惊喜。
地铁5号线同样不乏春色。从阵坂站出站,步行不远即可到达闽江公园南园。这里的油菜花海正值最佳观赏期,金黄的花田在江风吹拂下翻涌如浪,蜜蜂、蝴蝶穿梭其间,宛若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
古镇寻芳
花朝习俗焕发新活力
赏花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传统文化的生动体验。
在闽越水镇,福韵花朝节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游客可在春花烂漫中欣赏十二花神演艺、参与簪花旅拍、探寻限定花艺美陈,沉浸式体验春日游园的浪漫氛围。据主办方介绍,本次花朝节将持续至4月20日。
花朝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与中秋节并称“花朝月夕”,2022年被列入福建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自2022年起,闽越水镇结合汉服、古镇、非遗体验,打造“赏花+文化”的沉浸式消费场景,让传统节日焕发新活力。
在三坊七巷,炮仗花点缀着白墙黛瓦,古韵盎然。游客在此不仅可以拍摄古风美照,还能探访名人故居,欣赏脱胎漆器、油纸伞等传统技艺。文化与花景交融,使“赏花经济”从单一的观赏体验升级为文化旅游的新亮点。
走进乡村
漫步田园乐享慢生活
城市赏花热潮涌动,乡村春色同样令人流连忘返,赏花游也不断带动乡村旅游升级。
近日,连江丹樱农场的“落樱咖啡馆”成了新晋“村咖”打卡地。农场里,数万株樱花如云似霞,与咖啡、围炉煮茶等休闲业态结合,为游客提供了一种“慢生活”式的乡村体验。同时,农家乐项目也同步升级,游客可以在樱花树下品尝丹阳线面、肉燕等地道美食,享受“吃喝玩乐一站式”体验。
在闽侯县鸿尾乡,五彩油菜花田随风摇曳,黄、粉、橘色交错成画。这片特色花田由大宇农业与福建农林大学联合培育,通过“错峰种植+多元配套”延长花期至整个春季,成为福州周边游的热门目的地。鸿尾乡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当地低洼易涝的地形特点,乡村借助乡贤力量,引入企业流转土地、创新种植彩色油菜花,配套露营区、采摘园等设施,形成“花田+市集+农创”模式。游客不仅可以品尝锅边、房车咖啡,还能采购村民自产蔬果,实现村企民三方共赢。
在永泰县,13万亩李花竞相绽放,形成千树万树“李”花开的壮美景象。作为“中国李梅之乡”,永泰县深耕“赏花经济”,推动李梅产业与文旅经济融合发展。连续举办11届的中国(永泰)李梅文化季已成为当地的文旅品牌,带动农产品销售和乡村旅游发展。据统计,2024年永泰县游客接待量突破1400万人次,文旅经济蓬勃发展。
春暖花开,赏花热潮席卷城市、古镇与乡村,不仅让市民游客尽享春日美景,也为地方经济注入更多活力。随着“赏花经济”模式不断创新,福州的春天正以更丰富的方式绽放光彩。(记者 唐蔚嫱)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