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老外在福建   |    直观中国    |    融播报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泉州惠安:“三生三色”打造农文旅融合“新坐标”
2025-03-24 17:01:54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郑滟灵责编:尹小兵

  近年来,泉州市惠安县把融合“农文旅”作为推进惠西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探索全流域连片统筹,以“生产、生活、生态”融合为目标,推动农业生产、自然研学、学生创业等资源的综合利用,打造黄塘溪沿溪田园风光农文旅融合示范带。

  抓基础 增添乡村文旅“底”色

  惠安县遵循《黄塘溪沿线“田园风光+乡村振兴”示范项目》规划,总投资4.88亿元布局“一溪、四带、八区”产业。

泉州惠安:“三生三色”打造农文旅融合“新坐标”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0324152633

黄塘溪沿岸农田

  田中有“诗情”。惠安县结合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推动黄塘溪沿岸流转10万亩林地、1.5万亩农田,连片打造4000亩高标准农田,并实现作物轮种让田地保绿。该项目入围全省乡村“五个美丽”建设典型案例、全省十个“美丽田园”典型案例,成功承办全市“一县一溪一特色”现场会。

  溪中有“画意”。惠安县持续开展黄塘溪流域整治,实施黄塘溪安全生态水系项目建设,二期6.5公里将于今年三季度完工,通过水质提升、防洪加强以及生态治河、景观文化等措施相互结合,串联沿岸的乡村、公园、生产基地、古民居、田地等,绘就“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美丽乡村画卷。

  路上有“烟火”。惠安县以12公里节气主题溪滨慢道为轴,分区布局农业观光、研学基地、休闲农业、花海公园、商业街区、艺术溪区等业态,形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田园综合体。

  活机制 赋能乡村文旅“成”色

  龙头国企连片统筹。惠安县以文旅集团作为农文旅项目建设的经营主体,“打包”实施黄塘溪“田园风光+乡村振兴”项目,争取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支持、政策性贷款资金共15.3亿元。由惠安文旅集团成立新禾农业公司作为土地流转平台,从村集体手中集中流转土地,有效解决承包农田细碎化问题,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后,再将“净地”交付给农业企业和种植大户,实现连片整治提升。

泉州惠安:“三生三色”打造农文旅融合“新坐标”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0324152639

黄塘溪沿线田园风光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惠安县引进农业大户盛丰公司,加快智慧农业技术应用,年亩产值从原来的2500元增加到30000元以上,年吸纳周边农民6万多人次,增加农民务工年收入1200多万元,土地租金年收入490万元,村集体年收入30万元,带动返乡青年开办稻田咖啡等业态。田野客厅附属配套设施项目(冷链物流基地项目)2025年二季度将完工,预计年吞吐量可达1.6万吨,保鲜库容量达3000吨以上,年经营产值可达1.5亿元,可带动周边就业岗位500个。“创新农田连片整治提升耕地粮食产能”入围全省耕地保护建设典型案例。

  市场主体流量集聚。惠安县充分发挥区域大中职专集聚优势,引入华光学院,投建和运营榕树大道学生街、顶赤涂花海公园,联合医高专中专部、传承技工、云扬航空等周边校区,打造“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公私协作,引进泉州本地自然教育研学机构,盘活米粉工坊、红房子、溪望驿站、蔬菜标准化种植基地开发系列自然教育研学课程,整合迷彩梦军事营地、官溪农业公园等资源串点成线,打造“惠西研学旅游区域链”;农研合销,研学机构与盛丰正在计划,后续通过建立“线下体验+线上平台+社群营销”立体运营模式,开展“原产地原生态直供”销售和“云认养”体验,打造“黄塘溪农研产销生态链”。

  抢风口 点亮乡村文旅“颜”色

  创新花海场景,拉满情绪价值消费。惠安县抓住当前年轻女性旅拍消费热潮,依托花海景观与溪岸生态融入大地艺术装置元素,营造既有美感又充满情感共鸣的旅行空间,发挥华光学院摄影专业优势,组织学院师生开展一条龙“四季花潮”主题旅拍服务,上线一波“如何在花海中出片”教学视频,利用社交媒体放大传播,让惠西出圈、点位出片、游客上镜,塑造“青春惠西”文旅活力。后续惠安县还将联动周边高校,提供平台让学生自主策划花海音乐节、光影大地艺术季、“香”遇自己等活动。

泉州惠安:“三生三色”打造农文旅融合“新坐标”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0324153158

美丽的花海景观

  打造国潮街区,催热情感社交消费。惠安县布设学院学生自己设计的集装箱矩阵,让奇趣想象撞上工业硬核美学,让潮流文化与商业合集“蝶变”上新,联动周边学校打造农产品文创寄售、草坪音乐、潮流娱乐、轻食餐饮、城市露营等,发展融合性新型夜娱乐空间,打造“最懂年轻人社交DNA”的潮玩目的地。

  深耕研学内容,激活沉浸体验消费。惠安县开发“藏在语文课本里的自然、户外骑行体适能、田间观察笔记”等系列自然教育课程,串联沿线农场、绿道、溪畔营地,构建“农业科普+户外拓展+生态教育”研学矩阵,辐射20分钟行程半径区域,县域外直接导入招引研学机构自有的中高端研学消费市场,县域内与研学教育实践基地合作直获大众研学消费市场,打造给孩子的“城市后花园”网红地。(文/图 陈姝璇)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