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稻油轮作”唤醒沉睡农田 罗源溪前村500亩油菜花迎风绽放
近期,罗源县霍口畲族乡溪前村数百亩油菜花迎风怒放,金黄色的花海绵延至天际。3月24日,记者走进这片被春风唤醒的田野,看游客穿梭于花田间拍照打卡、农人弯腰在田垄间管护作物。一幅“农旅融合”的春日盛景跃然眼前。
车辆驶入村口,映入眼帘的是翻涌的金色浪潮。成畦连片的油菜花随风起伏,蜜蜂在花蕊间穿梭采蜜,慕名而来的游客或支起画架写生,或举着自拍杆与花海合影。“前几天朋友路过这里拍了视频,漫山遍野的油菜花特别壮观。”来自福州市区的李女士说,“乡间藏着这样的宝藏花田,真是不虚此行。”
花海深处,飞竹镇叶玉冰农场负责人叶玉冰正带着工人查看油菜花的长势。她俯身拨开花茎,指尖轻触湿润的土壤:“这片500亩的基地去年收割完晚稻就抢种了油菜,现在既能观赏又能产油。”据测算,盛开的油菜花每亩可产菜籽约150公斤,浓香的菜籽油已成为当地特色农产品。
“我们抓住霍口两大优势——连片的耕地和温润的气候。”叶玉冰直起身指向远方,层层梯田在阳光下泛着微光。通过“水稻+油菜”的轮作模式,这片土地告别了冬闲期的荒芜:每年3月油菜进入盛花期吸引游客,4月收割菜籽后立即整地插秧,实现“春看花、夏收油、秋打谷”的循环。
随着“轰隆隆”的农机作业声响起,几台旋耕机正在花田边缘翻整土地。叶玉冰透露,今年计划试种再生稻,“头季8月收割后,稻桩重新发苗还能再收一季。”说话间,几名头戴斗笠的村民扛着锄头走过田埂,他们的身影与远处的青山、近处的花海,共同勾勒出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记者 任思言 通讯员 李嫣)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