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完善侨务工作机制,维护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合法权益,汇聚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创辉煌的强大力量。
泉州是全国著名侨乡,现有华侨华人1000多万,泉籍侨胞遍布世界170个国家和地区。在泉州,广大侨胞是“晋江经验”的亲历者、参与者、践行者,泉州经济的腾飞“始于侨、成于侨”。
近年来,泉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联络乡情、敦睦乡谊,凝聚海内外泉州人的智慧力量,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为泉州加快建设“海丝名城”提供了强劲动力。
以侨招商,激发投资动力
3月17日至20日,泉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招商办主任高向荣带队到成都、重庆开展专场招商考察,并举行了泉州市大西南地区招商推介专场活动,16个数字经济、文化旅游、科技创新等领域的项目现场签约,项目投资总额达138.8亿元。而这只是泉州市“走出去”招商活动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泉州市多措并举争取侨亲回乡投资,积极引进设备、管理、技术,助推泉州产业转型升级,共促家乡发展。泉州出台《关于开展“聚侨赋能”专项行动 促进21世纪“海丝名城”建设的实施方案》,提出实施“聚侨引侨和泉商回归”专项行动,坚持暖侨心、汇侨力、聚项目,主动服务和融入泉州市招商大局,积极开展主题活动,推动经贸深度融合,提升招商引资质效。
几年来,泉州高度重视侨商及在外泉商的招商引资工作,“一把手”亲自垂范,带队到东南亚、欧洲、港澳等国家和地区开展招商推介,专门抽调专干力量,在市招商办成立侨港澳台及在外泉商招商引资工作小组专班,由一名分管领导专项负责,各县市区也相继成立工作专班,通过举办各项专场活动,持续加强和泉籍侨商侨胞和在外泉商进行“黏性”互动。借助进博会、“9·8”投洽会、RCEP峰会等大型经贸活动平台,以及世界闽商大会、海外社团庆典等契机,承办欧美同学会第三届中德科技论坛,举办首届“海丝”侨商投资贸易大会,嵌入500强企业专场招商,常态化开展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等,争取侨亲回乡投资。
机制保障下,一大批优势、优质项目落地泉州。2023年以来,泉州累计签约侨资项目660个、总投资额4000余亿元,推动益海嘉里系列项目、鹏德年产8000万米化纤面料二期等一批侨资(港澳台资)项目先后开工建设,婴舒宝新材料项目母公司成功赴港上市。
以侨促贸,培育发展优势
2024年,泉州出口额1988亿元,同比增长5.4%,占全省的16.1%,增量位居全省第二。数据显示,2024年,全省每6元出口额就有1元来自泉州。
泉州优品出海的背后,离不开政策的强力推动。近年来,泉州持续实施“国潮泉州”优品出海专项行动计划,搭建投资贸易一站式服务平台,携手侨亲在各个关键领域协同发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两会”提出了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等要求。近年来,泉州利用好智造强市和千万侨商两大优势,推动内外贸协同发展。“通过‘全域联动、全球对接、全链服务’的模式,深化泉州与全球侨商、侨胞以及异地泉商之间的合作,推动泉州优品出海、拓圈。”泉州市商务局局长张小红表示。
利用政策红利,泉州与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合作设立东南亚采购集散中心,打造“侨易邦”跨境电商平台,搭建泉州优品出海快速通道。与此同时,泉州发起成立“福建侨商海外仓联盟”,鼓励本土企业与海外泉籍华侨合作共建优品展销中心(海外仓)。
如今,数十个海外仓及展销中心遍布五洲四海,泰国泉州纺织服装、菲律宾晋江建材家居、阿联酋福建南安建材等展销中心纷纷投入运营,成为泉州商品在海外的闪亮名片。
下一步,泉州市将发布泉州市跨境公共服务平台,以“侨商资源+产业带”双轮驱动为核心,构建“泉州优品出海需求库”和“全球侨商资源库”,摸清企业的需求,激活侨商全球网络。此外,泉州还将打造“产业—贸易—物流—金融—生态”五维联动跨境公共服务体系,通过资源汇聚和数据对接,深度整合“海丝侨乡”全球网络资源,强化生态支撑,构建跨境投资贸易双向对接通道。
以侨促聚,系牢情感纽带
今年初,泉州首个港澳台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服务驿站在“故土家园”——海内外泉侨泉商联络总部揭牌。驿站的设立,进一步增进了港澳台侨乡亲的彼此了解,嫁接合作资源,抱团助力泉州发展。
“近年来,泉州坚持以服务为导向,创新打造统战工作新质服务平台,汇聚遍布全球的泉侨泉商资源,提供‘一站式’服务,精准连接华侨所能与泉州所需,吸引更多侨资企业和高层次人才来泉投资兴业,让‘侨’与‘乡’实现深度融合。”泉州市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去年6月,泉州创新组建的“故土家园”海内外泉侨泉商联络总部投入使用。“故土家园”不仅是联络联谊新载体,也是投资项目服务孵化新平台,面向广大海外侨胞、港澳和异地泉商,以及拟投资泉州的项目提供全方位服务。目前已入驻海外社团、港澳社团、异地商会157家,入驻战略合作单位11家、招商项目筹备组8个,接待来访人员1900多人次。
泉州创新多元服务平台,全方位引侨资汇侨智聚侨力。
自主研发建成“刺桐侨汇”服务平台,依托“闽政通”设立专业窗口,全面实行线上办理、免费办理,实现侨汇结汇“业务申请一键达、审批办事一网通”,有效满足广大泉籍侨胞结汇需求。
提升南洋华裔族群寻根谒祖综合服务平台功能,开展40个重点乡镇侨情普查,建成全国第一个官方综合性寻根服务平台,征集、扫描族谱近1万册,涵盖100多个姓氏,总量居全省各收藏机构前列,打造成为海内外乡亲联谊联络、互动交流的崭新载体。
为系牢双向奔赴情感纽带,泉州还坚持推动世界遗产城市侨乡文化优势挖掘工作,围绕“侨批”、侨名人、侨建筑、侨饮食、侨习俗等多元要素,加强联络联谊,共叙乡情,共谋发展,架起连接泉州与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的心灵桥梁。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