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老外在福建   |    直观中国    |    融播报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南平延平:多维驱动 激活文旅新势能
2025-04-16 10:02:29来源:福建日报编辑:郑滟灵责编:尹小兵

  原标题:多维驱动 激活延平文旅新势能

南平延平:多维驱动 激活文旅新势能_fororder_82c3e6fb-d8d2-4cbd-92c5-18d7b4ddfa7b

山水城相依相融的延平城 庄绍平 摄

南平延平:多维驱动 激活文旅新势能_fororder_3242a204-643b-4c7b-a52b-3ebbb14a5a56

延福门广场的时光戒指,宛如一位优雅的时光守护者,见证着这座城市的浪漫故事。 陈妹 摄

南平延平:多维驱动 激活文旅新势能_fororder_8b813463-2b41-446a-aa0c-9fbe6849c587

双剑化龙市标象征着延平人民勇敢坚毅、敢于拼搏的精神。延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位于闽江源头的延平,素有“闽江之珠·门户城市”美誉,作为福建省南平市的“南大门”,延平区以1800余年的建县史为底蕴,依托“山、水、城”交融的独特资源禀赋,近年来通过激活消费场景、深挖文化内涵、借势影视赋能,推动文旅产业向纵深发展,逐步转型成为闽北文旅经济新高地。2024年,延平全区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11.3%,游客旅游总花费同比增长15%,文旅产业已成为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烟火升腾

  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

  晨光初曦,延平街头巷尾的早餐店已经烟火升腾,这里汇聚了粤闽浙赣各类菜系和南平10县市的特色菜馆,更有成功宴、延平“福”宴以及当地风味的樟湖月饼、峡阳桂花糕、林家铺子年糖年饼等传统小食与令人眼花缭乱的美食老店。近年来,延平依托四鹤文化广场、郑成功步行街等传统商圈,成功引入区域首店及品牌旗舰店,并策划了“八闽美食嘉年华”等多种形式的餐饮主题促消费活动,丰富街区新消费、新业态。去年《回来的她们》主演吴谨言、涂松岩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延平美食小吃探店视频,进一步提升了延平美食消费的关注度,传统美食已经成为文旅引流的重要载体。

  好吃还要好玩。为了持续丰富文旅业态,推动多业融合发展,结合本地乡村特色产业与非遗资源,延平区特别打造了一批富有地域特色、文化氛围的商农旅融合“样板大集”,并推出了系列乡村旅游、年味大集、民俗节等主题活动,今年年初在王台镇溪后村成功举办的“大武夷绿色金库冬藏民俗节”,就让多地游客感受到了传统集市的魅力。同时,在“闽江游”特色航线规划区域设置的8个展区40余个展位也已在有序逐步开放中,日均吸引消费者达2000人次以上。借助对行道树采取LED灯带缠绕亮化、悬挂多样节能景观挂树灯、彩色射灯造景亮化绿化带等方式,夜间经济再次提档升级,延福门码头的“延平王”郑成功、“百合仙子”等特色文创形象成为新的城市网红打卡点,“闽江游”沿岸配套举办的美食街、啤酒节、街头艺术也被提上日程......延平区正将“烟火气”作为城市发展的底色,通过升级传统商圈、创新乡村大集、繁荣夜间经济,构建多元化消费场景,实现了文旅与经济的共赢。

  以水为脉

  打造全域旅游新生态

  2024年,延平区联合古田、尤溪等县市推出4条“大武夷闽江水上环带”游线,通过串联了国家水利风景区闽江延平段、炉下镇斜溪村、樟湖镇白鸽岛等景观,将闽江黄金航道复航后的游轮航线目的地延伸至闽清雄江镇、古田双坑村等地,极大发挥了大武夷闽江“水上环带”旅游联盟的“资源共享、游客互送”作用。12月下旬,大武夷闽江水上环带游成功试航,标志着跨区域文旅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整合。

  而为了深挖“闽江之源、闽学之都”文化内涵,走好特色化、差异化文旅兴区发展路径。

  除了立足闽江“0公里”起点的区位优势,以闽江为纽带,以水上环带游为核心,整合沿岸生态、文化资源,打造“一江水、多维度”的文旅生态体系外,延平区还大力聚焦生态文化与“闽江航运+文旅品牌”的打造。如在去年顺利举办纪念郑成功诞辰400周年系列活动,建设郑成功文化公园、主题街区的基础上,拟举办2025年郑成功文化系列活动,加快打造郑成功文化交流平台;着眼“文旅+赛事”,持续办好2025年中国龙舟公开赛总决赛等体育赛事,吸引年轻人“跟着赛事去旅行”,实现文体旅的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延平书院复建、朱子文化展示馆等项目的建设,联动游定夫理学游览区,形成“理学名邦”文化地标,进一步丰富延平文化内涵等。

  同时还结合闽江生态治理工程,将渔趣、圩景、健步跑等元素融入文旅活动,举办“闽江母亲河·千年航运兴”、“盛世延平灯光展”、“慢时光·忆闽北”大武夷万人游等大型活动30余场次。去年“两节”期间,全区共举办各类特色文旅主题活动70余场次,累计接待游客90余万人次,促进游客旅游消费达4.3亿元,同年,延平区入围全省县(市、区)乡村文旅发展“服务力”前20,全区接待游客人次增长16.3%,旅游收入增长20%,进一步打响了“闽江之珠·门户城市”特色品牌,拓宽了全域旅游生态。

  影旅共生

  构建产业融合新范式

  春节期间,电影《奇妙的我们》在延平正式开机。作为2025年来延平拍摄的第一部影视作品,全片约70%的取景拍摄都在延平,涵盖了延平大洲岛储木场、南平造纸厂、南平纺织厂等诸多上世纪工业遗存,吸引了8.5万游客前往南纸1958创业园等6个打卡点游览,实现“追剧打卡”与城市文旅双向奔赴。

  作为福建省著名的老工业基地,延平拥有大洲会场、化工厂、南纸一抄、二抄旧址及南纺、南针厂等一系列保存完好的工业遗存,先后吸引了《看不见影子的少年》《幸福草》《明亮的石头》等9部影视剧来延取景拍摄。2024年,《延平区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扶持办法》再升级,围绕影视企业发展、剧组取景、剧本创作等7个方面推出奖补措施,为来延剧组提供“政务+市场”的一站式保姆服务。依托老工业基地的“天然摄影棚”优势,延平区以影视产业为突破口,对部分工业遗存进行改造提升,通过构建“1+N”全域影视产业服务供应链,将把影视“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大力推动“影旅融合”生态圈建设。截至目前,影视剧组入驻已直接拉动酒店餐饮、交通运输、旅游等行业联动发展,并累计提供群众演员、车辆租赁、广告制作等就业机会1万余人次,带动7家本土企业转型进入影视行业,进一步推进了本土就业和产业升级并进。

  同时借助影视作品的播出和知名演员的影响力进行IP引流,延平也将“影视+文旅”名片进一步推向大众。3月上旬,著名电影导演、厦门大学电影学院院长黄建新一行应邀来延平区考察,为延平区影视产业发展把脉问诊、出谋划策。3月下旬,“时光延平 影动鹭岛”——闽江之珠·门户城市大武夷延平影视文旅招商推介会在厦门璀璨启幕,四大战略签约涵盖数智平台、文化IP、影视基地及微短剧开发多个项目,成功助力延平影视与文旅的深度“破圈”融合,开启了延平“影视+文旅”新篇章。

  未来,延平将继续拓展IP边界,将本地特色的非遗、文创与文旅融合,活化利用茶洋窑、延平王郑成功、延平战胜鼓、百合仙子等文化IP,开发出“成功茶”“福见延平”非遗福宴及冰箱贴、茶具等系列商品,培育具有延平文化标识的特色品牌,打造文旅行业新业态。

  从升腾的市井烟火到秀逸的闽江山水,从工业遗存的焕新到影视IP的破圈,延平区委、区政府深入挖掘本区资源禀赋,以多维驱动构建起“文旅+”生态圈,实现了历史文脉、生态资源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未来,延平区将继续深化“闽江之珠·门户城市”品牌建设,探索更多“文旅联动”新模式,为闽北乃至福建省文旅经济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延平样本”。(林芳 李韧筠)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