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屏南:新农人“回巢” 激活乡村“新引擎”
走进位于屏南县双溪镇的福建旺京渔业有限公司养殖基地,大棚内,一个个“巨型鱼缸”整齐排列,色彩斑斓的金鱼畅游水中,十分吸睛。
“基地养殖了四种金鱼,因金鱼对水温十分敏感,为了给金鱼打造绝佳生长环境,我们引入先进全自动控温设备,可以精准调控水温。”该公司负责人黄旺炬一边查看鱼缸水质情况,一边介绍道。
今年32岁的黄旺炬,已是观赏金鱼养殖领域的“老将”,投身这一行业已有8年。2023年,他返回家乡,在双溪镇前溪村漈洞自然村建设养殖基地,通过循环水养殖技术养殖金鱼。
“新农人”的创业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为了推动产业落地,双溪镇强化要素保障,对镇域建设用地资源进行盘活,为产业项目落地腾挪空间,在土地报批、养殖证申报等方面优化服务,为产业落地与发展构筑坚实的服务保障体系。
“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给了我们信心,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黄旺炬说起回乡创业的初衷。
在政府精心服务与当地优良生态的双重加持下,今年初,福建旺京渔业有限公司正式投产运营。目前,该基地面积15亩,包含育苗、选种、养殖等功能区域。今年以来,借助网络销售渠道,将金鱼销往全国各地,销售额达1000多万元。
产业蓬勃发展,不仅让企业获得经济效益,也为当地群众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今年,我打算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黄旺炬告诉记者,将持续完善设施,补齐短板,争取繁育更多更优质的观赏鱼,希望通过自身努力,带动更多乡亲参与产业发展,共同踏上致富路。
在屏南县,像黄旺炬一样,怀揣着对家乡热爱与对未来憧憬返乡创业的“新农人”还有很多。
如,潘国老积极响应“屏南粮食安全行动”号召,回到四坪村发展生态农业,种植稻谷、蔬菜等作物,让荒地变身“聚宝盆”,并借助发展文旅契机,因地制宜植入咖啡吧、茶吧等业态,推动农旅融合发展;田小宇大学毕业后随丈夫来到屏南县发展电商产业,借助直播电商平台全力推广家乡特色菌菇,为屏南菌菇打开市场,并依托电商优势,开展公益助农专场直播,让更多农产品插上“云翅膀”,助力农特产品走出大山。
……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近年来,屏南县大力推进人才“归巢”,持续在政策保障、要素服务、机制创新等方面发力,通过建立“人才驿站”、组建人才服务队伍等举措,扎实推进人才返乡创业工作,有效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如今,在屏南县的乡村大地上,越来越多“新农人”踏上返乡创业之路,他们用青春与汗水,描绘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记者 张瑜 通讯员 甘叶斌)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