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文旅商融出新天地 彰显连江独特魅力——三个维度透视全国海洋大县“五一”文旅发展新态势
“五一”假期,连江各景区人气满满。记者 包华摄
游客在连江古石村体验崖壁咖啡。记者 包华摄
在环马祖澳滨海旅游度假区乘风破浪,从“看海”到“玩海”,“全国海洋大县”气象万千;循着大海的气息开启一场与海亲密接触的味觉盛宴,让味蕾尽情舞动,“世界渔都”名不虚传;寻访由连江最大的古民居打造而成的七星台景区,感受古风、民俗与时尚元素交融之美,聆听恢宏古建群历经百年的风雨故事……
海是一流的海,山是一流的山。感知连江的魅力,节假日无疑是一个绝佳窗口。数据显示,“五一”假期,连江累计接待游客超42万人次,从景区景点的热闹到餐饮住宿的红火,透过跃动的数据,可以清晰感知当地推动文旅商深度融合的魄力与魅力。
“作为全省首批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县,我们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着眼全域、串联山海,大力发展文旅经济,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丰富文旅消费新场景,培育网红打卡点,不仅让大家看到独具一格的山海风景,更让大家玩在连江、食在连江、乐在连江、爱上连江,助力福州加快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连江县委书记高双成说。
让我们透过三个维度,看看连江如何擦亮奋进底色,彰显无穷魅力。
创新破题 推动“点”的提质
“走进这片被盐分浸润的土地,每一铲下去都有意想不到的惊喜……”“五一”假期,当退大潮的钟声敲响,连江海滩瞬间沸腾。无人机镜头下,绵延数公里的赶海大军,或手持铁锹,或提着小桶,在滩涂上寻找“宝藏”。
在连江“赶海一号”亲子滩涂主题乐园,游客们兴致勃勃地寻找退潮后留下的螃蟹、蛤蜊、泥螺等小海鲜,亲手解锁“海鲜盲盒”。“没想到赶海这么有趣,儿童节要带着孙子孙女一起来!”杭州游客周琼在体验赶海乐趣后,已经定好了下一次的出行计划。
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丰富的海洋资源、别出心裁的创意,“赶海一号”火爆出圈,成了我省“赶海游”热门目的地之一。集互动性、体验性、主题性于一体的不止“赶海一号”,在连江238公里的绵长海岸线上,藏着众多赶海宝藏点位,有可以拨螺拾贝的牛头山休闲渔业基地,有滩涂资源丰富、风景如画的晓澳横仑海滩,还有适合亲子家庭的中麻渔家傲滩涂赶海基地……
从“看海”到“玩海”,连江以创新破题,推动各旅游点位提质升级,“文旅+赶海”模式成功呼应了时下的清凉经济,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一个地区若同时拥有这两类资源,打造出具备文化和旅游特色的项目,它的市场必定更广阔。七星台景区便是其中之一。
“来,再给我拍一张!”七星台景区(连江三落厝艺术区)依托连江县最大的古民居打造而成,涵盖文创小店、手作工坊、咖啡馆、汉服馆、游乐园、民宿酒店等业态。眼下,景区内的花瀑小径成新晋打卡地,紫藤萝、绣球花、向日葵等花朵争奇斗艳,散落在草坪上、古厝旁,引得众人称赞“古色古香的建筑与姹紫嫣红的花朵营造出的美学氛围,绝了!”
看似简单的赏花活动,串联起餐饮、文创、旅拍等诸多业态。“年初,我们新增了射击体验馆与日咖夜酒小馆,并不定期邀请民谣歌手驻唱,打造融合音乐与美食的复合空间。”溪园(三落厝)度假酒店总经理李保磊说,将持续培育文化厚度、服务温度和产业深度,让这片古厝群不断绽放新光彩。
串珠成链 推动“线”的优化
“五一”假期,福州市民刘志臻一家玩得很是畅快:上午,到后沙蔚蓝海岸解锁沙滩小火车、海上摩托艇等亲海休闲项目;中午,就近吃顿高品质海鲜大餐后,驱车10分钟来到古石村,在全国首家看海的崖壁咖啡馆品味独特的崖壁咖啡,远眺马祖列岛;随后,沿着海岸线继续向东,最后一站来到“福州的天涯海角”平流尾地质公园,在月光峡谷体验惊险刺激的飞拉达。
“个性化、沉浸式滨海休闲游太棒了,‘诗与远方’就在家门口。”提及连江一日游,早出晚归的刘志臻兴奋不已。
如何让环马祖澳滨海旅游度假区留住更多游客,力促文旅流量转化为城市留量?串点成线、串珠成链,谋划引进地标性、现象级文旅项目,打造山海相连的精品旅游线路,是当地的“破题”之道。
“同质化竞争倒逼精准化发展,为此我们聚焦山海优势,尤其是海洋特色、温泉品质、海丝文化,持续推动线路提质增效。”连江县文体旅局有关负责人说,“五一”期间,连江着眼全域、串联山海,聚焦“滨海度假、温泉康养、清新生态”产业集群,策划生成蓝色海岸、金色温泉、绿色原野“三色辉映”的8条高品质文旅线路,推出丰富多彩的文旅体验活动,让广大游客感受连江的独特魅力。
随着景区知名度和美誉度持续提升,越来越多游客慕名打卡连江晓澳镇、筱埕镇、安凯乡、黄岐镇、苔菉镇等环马祖澳滨海旅游度假区。
着眼于人、落脚于人,是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正道。“不仅提升景区整体环境,做好服务保障,并增加了RC遥控赛车、共享无人机、飞拉达、废墟咖啡厅等项目,同时开通抖音、美团、大众点评等线上购票渠道,为的就是培育打造一批更有吸引力、渗透力的创新产品。”位于苔菉镇的茭南平流尾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文如说。
跨界融合 推动“面”的活化
当“无界”思维突破传统边界,当“诗与远方”融入日常生活,文旅产业便不再是孤立的风景线,而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五一”黄金周,放眼连江,文旅跨界融合“爆品”层出,这得益于当地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以多彩文旅活动提振消费,激发文旅融合新动能。
你瞧!在潘渡镇贵安新天地举办的“群艺抖音进万家·双向奔赴山海季”活动现场,以文旅融合为主线,结合“村晚”特色展演,展现连江特色文艺精品、非遗民俗风情和乡村振兴成果,有效提升假日旅游人气,为乡村旅游注入新活力。
你听!古韵悠长的经典闽剧、身临其境的戏剧表演、幽默风趣的脱口秀……迎着海风,“春燕行动——福建乡村音乐会”文化惠民演出在后沙蔚蓝海岸举行,充满烟火气、文化味、乡土味的视听盛宴让市民游客直呼“难忘”。
“以往来连江旅行,主要是看海踏浪、吃海鲜,现在不仅新增了很多网红打卡点,更有愉悦身心的精彩演出。”从江西来连江游玩的池先生感慨地说,连江变得越来越有魅力。
借着火热劲儿,连江各旅游景区采取“文旅+特色产业”模式,进一步搞活文旅市场,利用景区的客流与平台,为当地特色农产品搭建销售新平台。
“我们持续推进‘海连江’区域公共品牌建设,以特色打造优势,以品牌强壮产业,让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连江县“世界渔都”城市IP暨“海连江”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工作专班负责人表示,最近又新增了1家企业更新双品牌包装,新增3家企业入驻“海连江”区域公共品牌库,销售产品包括鲍鱼、海带、虾皮、丁香鱼、鱼丸等,目前入库企业达33家。
如今,“山海”通道更加广阔。站在文旅商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起点,连江深入挖掘海洋文化资源,做大“中国鲍鱼之乡”“中国鱼丸之乡”“中国海带之乡”等特色品牌,进一步打响“世界渔都”城市IP,让文化和旅游“融”得自然、“合”得协调,诗和远方相得益彰。
连江之山海,不仅风光旖旎、山海交融,更给人以精神的滋养、灵魂的涤荡、奋进的力量。(记者 林文婧 通讯员 连融媒 叶建隆)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