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老外在福建   |    直观中国    |    融播报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宁德:艺润闽东 绘就新时代“富春山居图”
2025-05-15 10:10:58来源:闽东日报编辑:尹小兵责编:

  原标题:宁德:艺润闽东 和美山乡

  在海边的咖啡厅感受拿铁的香醇与诗歌的韵味,在古村落的公共阅读空间与新老村民交流读书心得,在一刀一剪里体验指尖生花的独特魅力……如今,昔日沉寂的山村摇身一变,村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充满独特的文化气息。

  近年来,宁德坚持以艺术之力唤醒乡村沉睡资源,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让乡村成为人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打造“家门口”的艺术乐园

  前不久,“状元故里 画映西浦”乡村风景油画作品展在寿宁县犀溪镇西浦乡村美术馆开幕。“80后”草根画师缪仕盾用36幅油画作品展示了西浦的乡土景观,流畅的线条和浓郁的色彩倾诉着乡愁。

  作品展吸引了不少村民、游客前来观赏,大家或驻足观看,或低声讨论,或拍照留念,受到广泛好评。“我从县城自驾到西浦村来看展,打算看完后再逛逛古村,这样更加印象深刻。”艺术爱好者叶女士高兴地说。

  据了解,西浦乡村美术馆是集展览、教育、交流、服务于一体的乡村公益美术馆。成立以来,多场艺术展览和学术交流活动在这里相继举办,推动优质艺术资源走进乡村,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艺术的魅力。

  乡村给艺术家们以丰富灵感,艺术也为乡村增添“诗情画意”。走进福安市潭头镇南岩村,以精美的木工作品搭建成的艺术空间展引人注目。“在南岩村创办艺术展,除了展现传统木工技艺,还希望通过一幅幅老照片,一个个老物件,让更多人了解南岩村的历史文化。”在主理人郭滔看来,艺术空间搭起了传统技艺交流与传承的桥梁,为南岩村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民宿、文化创作、休闲康养等注入了新的活力。

  西浦乡村艺术馆、南岩村艺术展是宁德打造“家门口”艺术乐园的生动缩影。为实现“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的目标,宁德加快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建成宁德市“四大馆”、福鼎市文化艺术中心等城市文化地标,积极建成一批城市书房、书院、特色街区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让群众走出家门就能接受文化熏陶。

  为了更好地把优质文化资源送到群众身边和手边,宁德以数字化改革赋能“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推出《红色闽东薪火传》等广播电视专栏,通过网络直播文化活动,制作宁德智慧文物地图、文物漫画“漫游文物”,打造“宁德文物”微信小程序,现在群众足不出户便可欣赏优质文艺活动,动动鼠标就可预约城市书房,滑动屏幕就可以云逛艺术展览,服务效能显著提升。2024年,通过网络直播观看文化活动的累计达数百万人次,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文化获得感。

  把“文化大餐”送到群众心坎里

  随着夜幕缓缓降临,蕉城区金蛇头村的文化广场上灯光亮起,高亢的北路戏唱腔与观众的掌声一浪接着一浪。这是“周末戏相逢”优质文化文艺资源直达基层公益性演出活动现场。当天,《天女散花》《盗仙草》等北路戏经典剧目轮番上演,演员们华美的戏服、婉转的唱腔,将戏曲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演出间隙还精心筹备了互动环节,观众踊跃参与,在演员的指导下有模有样地学起戏曲动作,现场欢声笑语与戏曲韵味交织,文化传承的种子在一颦一笑间悄然萌芽。

  据了解,今年,我市将举办52场“周末戏相逢”演出,常态化开展融合歌舞、畲族文化、传统戏剧等具有闽东地域特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公益性演出活动,将闽东文艺精品送达基层。

  如今,在家门口欣赏文艺演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参与各类文化活动,对宁德群众来说早已不是稀罕事。多年来,宁德常态化开展“闽东之光·文化惠民”演出、农村电影“一月一放映”活动,积极培育福鼎“中国微演艺”、福安“社区群星秀”等品牌活动,一场场文化活动为当地群众送去了精彩纷呈、喜闻乐见的视觉盛宴,如春雨滋润大地悄然改变着乡村的文化氛围。

  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艺术助力乡村,需要激发乡村与村民的“自我造血”功能,才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用废弃瓶子变身精美龙形装饰品,让传统乐器与现代音乐碰撞火花,体验编织艺术的魅力……在屏南县屏城乡前汾溪村,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毛华磊和王润家创建的“乡野艺校”公益品牌,将艺术之“种”,播撒在乡村大地上。

  他们以乡村自然资源为本,以乡村文化为媒,在山野间组织了一堂堂充满奇思妙想的美育课,为村民提供更加优质多元的文化供给。除了乡村美育课堂,打造乡村书屋、开办创意市集、塑造“节日村”IP、改造破旧老屋等丰富活动,让昔日沉寂的古村落,又一次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游玩,让更多乡贤情归桑梓。今年“五一”假期屏南前汾溪村开展“艺术教育+研学旅行+写生创作”亲子游深受游客喜爱。

  艺术来了,乡村美了,如何抓住这波“流量”?宁德开展“村村是网红、季季来打卡”宁德市金牌旅游村网红打卡点抖音话题挑战赛、宁德市导游大赛、“小小文旅推荐官”评选等网络宣介活动,带动乡村旅游热度不断攀升,通过创新乡村文创产品、打造特色民宿、丰富乡村旅游新业态新场景等让游客“留下来”“带回去”。

  当废弃的老屋变身乡村美术馆,当扛起锄头的双手画出丰收田野,当绚烂的舞台灯光照亮静谧黑夜,艺术的星星之火正在广袤乡村燎原。站在新的起点上,宁德将牢记嘱托、久久为功,扎实推动优质文化资源源源不断地流向基层,让艺术与乡村相互赋能,努力绘就新时代的“富春山居图”。(记者 陈祎凝)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