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科技赋能,低效用地变身高品质蓝莓基地
项目技术负责人郭永溪在下雨前用遥控器关闭大棚的通风天窗,为蓝莓遮蔽雨水。
果农在大棚中为蓝莓盆固定隔热套袋。
近日,在位于漳州市长泰区林墩办事处林溪村的百亩蓝莓基地内,果农在大棚中为蓝莓盆固定隔热套袋,迎接越来越炎热的天气。该项目是长泰区首家建设高标准蓝莓温室大棚,去年底开始整地,今年2月开始下苗,目前果苗处于快速生长期,预计12月份开始采收。
该项目用地原为石材厂泥浆池,返垦复耕后土地贫瘠,利用率低下。2024年,在林溪村委会牵线搭桥下完成土地集中流转,由漳州市长泰蓝溪科技投资约2000万元进行项目建设,基地总占地面积46662平方米,预计种植3.4万株苗木,种植品种为花香蓝莓,花青素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市场走俏。
今年4月前,基地完成苗木种植及温室大棚的设施建设。70亩高标准智能化温室大棚配备自动开关天窗、电动遮阳、湿帘风机等调温系统,可实时监测并精准调控适合蓝莓生长的温度。该公司技术负责人郭永溪介绍,基地主要采用高标准大棚无土栽培技术,水肥一体滴灌系统可控制每株蓝莓的水肥供给量,误差不超过20毫升,既避免浪费又确保植株营养均衡。
面对石板材产业关停后闲置的大片土地,林墩办事处以撂荒地整治为契机,打出“组合拳”:通过村企合作机制集中流转连片土地,创新“土壤修复+设施升级+产业导入”三位一体改造模式。自转型以来,已成功盘活近1000亩低效用地。(记者 施辰静 通讯员 郑晓梅 摄影报道)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