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自主研制 中沙古雷乙烯项目装上了“心脏”
7月1日,中沙两国即将迎来建交35周年之际,备受瞩目的中沙古雷乙烯项目传来喜讯。该项目核心动力设备——由中国自主研制的裂解气压缩机,在福建古雷石化基地顺利交付并成功吊装就位,标志着中沙古雷乙烯项目全面进入动设备安装阶段。
作为中沙产能与投资合作的重点项目、国家重大外资第三批专班项目,总投资448亿元的中沙古雷乙烯项目,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沙特“2030愿景”深度对接的重要实践。
“年产能最高可达180万吨的乙烯装置,是整个中沙古雷乙烯项目的龙头,而此次吊装的裂解气压缩机则是龙头中的‘心脏’。”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中沙古雷乙烯项目装置经理侯晶凯介绍,裂解气压缩机是装置生产过程中“高温裂解气”得以顺畅循环的发动机,更是将生产原料输送至下游分离系统的核心枢纽,是整个龙头装置平稳运行的“生命线”与“能量中心”。
“裂解气压缩机的关键制造技术曾经被牢牢掌握在美、日、德等工业强国手中。”侯晶凯指出,乙烯被誉为“化学工业之母”,而裂解气压缩机作为乙烯装置的核心设备之一,其国产化关乎化工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他表示:“近几年,以沈阳鼓风机集团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在该领域不断取得突破,相关产品与进口设备已实现‘并驾齐驱’,综合考虑项目建设质效与运行安全,项目业主和乙烯装置EPC总承包最终决定采用‘中国心’来驱动龙头装置平稳运行。”
值得一提的是,总重量超600吨的“中国心”由数千个零部件组成,其组装精度最高达到0.005毫米,相当于一张A4纸厚度的二十分之一。此外,该设备的就位精度需达到0.02毫米,如此严苛的数据指标,对现场吊装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
“为接好、拿稳‘大国重器’从高水平制造到高水平安装的接力棒,我们携手中石化起运公司,整合双方优质资源力量,调配多名省部级技能大师参与其中,历经多次研讨与模拟论证,不断优化实操方案,成功实现了裂解气压缩机一次性吊装就位。”中石化第四建设公司中沙古雷乙烯项目总工程师张博强说。(记者 潘园园 苏益纯 通讯员 牟洋 卢冠琼/文 柯少如/图)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