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老外在福建   |    直观中国    |    融播报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漳州平和窑:十里长窑 见证海丝繁华盛景
2025-09-12 09:32:17来源:福建日报编辑:尹小兵责编:

  原标题:平和窑:十里长窑 见证海丝繁华盛景

漳州平和窑:十里长窑 见证海丝繁华盛景

夜幕下的南胜窑遗址公园(资料图片)

漳州平和窑:十里长窑 见证海丝繁华盛景

黄涛向孩子们传授红绿彩烧制技艺。 (资料图片)

漳州平和窑:十里长窑 见证海丝繁华盛景

小学生组队参观平和窑窑址展示厅。 (资料图片)

漳州平和窑:十里长窑 见证海丝繁华盛景

五彩四开光立凤花卉纹盘 李妙珠 摄

漳州平和窑:十里长窑 见证海丝繁华盛景

五彩开光阿拉伯文字纹瓷盘 李妙珠 摄

  日前,“南胜窑红绿彩瓷烧制技艺”入选漳州市第十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红绿彩瓷曾以鲜艳夺目、明快活泼的色彩畅销海外,如今这一古老技艺正借助非遗保护的契机,焕发新的活力。

  南胜窑址位于平和县,是明清时期专门烧造外销瓷的漳州窑代表性窑场。当时,平和民窑蓬勃发展,大大小小的窑炉遍布乡野,形成“十里长窑”的壮观景象。所产青花瓷、五彩瓷(红绿彩瓷)及素三彩等瓷器,随月港商船扬帆海外,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2006年,南胜窑址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涵盖南胜田坑窑、花仔楼窑、五寨洞口陂沟窑、大垅窑、二垅窑、田中央窑等重要遗迹,还被列入中国海丝申遗预备名录。2020年,全县唯一经考古发掘未回填的古窑址——五寨洞口陂沟窑正式开放,迄今已接待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学者,以及海内外游客5万多人次。

  帆影促窑兴

  平和县地处漳州西南部,四面环山,水系发达,境内拥有丰富的石英石、高岭土,为窑业生产提供必备的物质基础。

  平和窑兴起于明中期。据明万历癸丑年(1613年)《漳州府志》载:“瓷器出南胜窑者殊胜他邑,然亦不甚工巧。”清代重修的《平和县志》记载:“瓷器,精者出南胜、官寮,粗者赤草埔、山隔。”显示平和窑逐步发展,呈现精粗两类产品体系。

  明代中后期,漳州月港崛起,成为中国唯一合法的海上贸易港口,以至“闽人通番,皆自月港出洋”。彼时,瓷器作为大宗输出物品之一,从月港装船出发,远销海外,掀起一阵阵“中国热”。然而,明代后期,国内陶瓷业的翘楚景德镇出现原料危机、窑工暴动,造成景德镇外销瓷产量大量减少,无法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

  漳州窑乘势兴起,窑场沿着九龙江各支流与干流沿岸密集分布。其中,平和县窑群分布最为集中,产量最大。

  经考古调查,目前平和县境内已发现的明清窑场多达数十处,堆积点百余个,基本遍布全县各乡镇,尤以南胜、五寨最为密集。它们依山而建,择临溪坡地筑窑,窑火淬炼的瓷器由竹排运至山下,经花山溪汇入九龙江,最快一日便可运抵月港,由此登上大船远赴海外市场。

  “平和是我省历史上四大名牌瓷器品种(珠光青瓷、德化系白瓷、建窑系黑釉瓷、漳州窑青瓷)中青花瓷的主产地,也是漳州窑系三大类品种(青花瓷、五彩瓷和素三彩)中最完备的窑口。”平和县博物馆原馆长杨征说,在平和,深埋于地下的窑场为数众多。

  1600年沉没于菲律宾海域的西班牙“圣迭戈号”沉船中打捞出了漳州窑系青花开光盘,与平和烧制的产品一致;1626年荷兰“希达姆号”运载清单中有从漳州购得的瓷器12814件……在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皆有收藏或出土过平和瓷器,可见当时平和窑瓷器数量之大。

  如此大规模的制瓷业必然需要众多的工匠,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呢?《平和文史资料》显示,平和自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至崇祯六年(1633年),共有13位江西籍人士主政平和,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江西陶工和先进窑业技术的输入,带动平和陶瓷业的发展。

  然而随着明末战火四起,以及随后清廷严厉的海禁政策,平和窑一蹶不振,直到清顺治时期或稍后逐渐停烧,消失于山野之中。

  瓷艺融中西

  纵观平和民窑的发展历程,虽骤起骤落,然其烧造技艺在当时尚属先进,有着题材丰富、形式多样等特点,深得海外人士青睐与珍藏。

  走进位于平和县五寨乡寨河村的洞口陂沟窑遗址,尽管两座窑炉的窑顶已然坍塌,但残存的护窑墙、匣钵等遗迹依然清晰可辨,仿佛将人们带回当年窑火通明的繁盛时代。这些古老的窑炉虽历经沧桑却依旧挺立,默默见证了无数精美陶瓷作品从这里诞生的全过程。

  据杨征介绍,这两座窑炉结构大体相同,均由火膛、窑室、出烟室三大部分组成,每间窑室前端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道窑门。后间窑室的水平面较前间稍高,形成明显的阶级状。这是明清时期最为流行的横室阶级窑,M形匣钵和支钉烧同样在平和被使用。

  我国陶瓷窑炉结构的使用和发展,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宋以前是龙窑,元代是分室龙窑,明清时期为阶级窑。横室阶级窑的显著特征是窑室宽度远超其进深,且每间窑室独立起券。有着余热利用效率高、易于控制还原气氛等优点,有利于提升瓷器品质和成品率;同时,窑室空间较大,单窑装烧量可达上千件,生产效率高。正是这样先进的窑炉技术,为平和窑外销瓷器的高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依托先进的制瓷工艺,平和窑瓷器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其胎色多呈灰白或白色,造型规整端庄,器表线条流畅匀称。尤为突出的是,烧制过程中以砂层代替垫饼所形成的砂足口,被称为“砂足器”。

  平和窑产品种类丰富,既有粗大厚重的大件器物,也不乏精巧雅致的小件作品。其中,色彩绚烂的五彩大盘以及造型各异的动植物形素三彩盒最具特色。“平和所产不同的瓷器类型中都可以见到直径达30厘米以上的大盘,甚至个别直径达50多厘米。”杨征说。

  近日,央视新闻客户端发表《文博日历|画在大盘子上的“航海日志”》一文引发关注,其“主角”——明漳州窑五彩罗盘航海图瓷盘,正是产自平和的五彩瓷。该盘口径达34.2厘米,口沿饰以红彩双圈,内侧以黑、蓝双彩勾勒出山峦、草木、舟楫等景物;盘腹则描绘着星宿列张、岛屿星罗、惊涛拍岸、帆影竞逐、飞鱼掠波、麒麟踏浪等壮阔图景。盘心写着“天下一”三字,由内而外环饰楷书铭文与天干地支。整盘纹饰既充盈海洋气息,亦展现福建人民勇于拼搏的性格特征。

  平和窑属烧制外销瓷窑场,主要采用订单化生产,各窑场根据客商提供的景德镇瓷器或西方喜爱的瓷器样品生产。这些瓷器不仅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在设计上还巧妙融合了西方元素,例如阿拉伯文、向日葵、郁金香图案常与中国传统纹饰相伴出现,这正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见证,也是其能畅销海外的重要原因之一。

  探秘古遗存

  走进平和窑窑址展示厅,清雅艳丽的青花瓷、鲜艳明快的五彩瓷、小巧精致的素三彩等瓷器让人眼前一亮。

  平和窑所产瓷器种类多,有青花瓷、素三彩、五彩瓷、青釉瓷、白釉瓷、酱釉瓷等,且造型丰富、品类齐全,应有尽有。明清时期,平和窑一批批精美的瓷器乘船经由海上丝绸之路,销往印度尼西亚、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及欧洲、非洲各国。

  然而,由于产地不明,这些青花瓷、五彩瓷和素三彩瓷在国外被称为“克拉克瓷”“汕头器”“吴须手”“吴须赤绘”和“交趾香合”等。

  比如,17世纪,素三彩香盒风靡日本。但自古以来,日本茶界都笼统地认为“交趾香合”是原产于古代交趾国(今越南)的舶来品。1997年秋,福建省博物馆和平和县博物馆联合对田坑窑展开保护性发掘,出土了大量素三彩瓷,经中日双方研究人员考证,田坑窑正是日本“交趾香合”的原产地。

  此次挖掘进一步推动了中日文化交流,应日方邀请,田坑窑出土文物于1998年至1999年间赴日展览,还出版《交趾香盒——福建出土文物与日本传世品》一书,集中展示了180多张精美的素三彩瓷器相关图片。海内外众多关于素三彩的学术研究论文也相继发表。

  为日本“交趾香合”找到归宿,只是平和窑考古调查的重要成果之一。20世纪90年代,福建省、平和县文物部门先后三次挖掘南胜田坑窑、花仔楼窑和五寨大垅窑、二垅窑、洞口陂沟窑等,揭露出窑炉、作坊遗迹,出土了大量的青花瓷、五彩瓷和素三彩。这些出土的瓷器与国外大量“不明产地”的瓷器,规格、图案工艺风格完全相同。消息传开,平和瞬间吸引了国内外陶瓷界的目光。

  经过多次学术研讨,专家学者们最终得出结论:“克拉克瓷”“汕头器”“吴须手”“吴须赤绘”的瓷器均产自漳州(平和)窑,彰显了平和窑在我国陶瓷文化中的重要位置。

  1999年,漳州窑的杰出代表“南胜窑址”的发现被评为新中国50周年福建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平和窑烧造瓷器的外销和对外输出,为我国陶瓷文化的对外交流和传播,为中外人民的友好往来和学术交流作出重要的贡献!这是值得我们应该极大重视和研究的。”著名中国古陶瓷学者和教育家叶文程在给《平和窑》一书作序时点评道。

  窑火今又燃

  近年来,平和将陶瓷文化作为当地一张对外交流的文化名片,并不断将其擦亮。

  “这是我们精心打造的一套茶器。”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南胜镇法华村的漳州克拉克陶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黄涛拿出一套盒装茶器热情地介绍着。

  20多年来,黄涛一直在搜集散落的平和窑瓷器。2015年,他对复原平和窑生产工艺产生兴趣,遂设立陶瓷体验馆。最初三年,他跑遍旧窑口挖土取样,请七八十岁的老艺人传授制瓷技艺,同时带着团队日夜试验釉料配方。在其公司样品展示墙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试验杯。每个试验杯都刻着编号,记录着温度与配方数据,见证了其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努力。

  “红绿彩”即五彩瓷,因多见红绿色而闻名。作为“南胜窑红绿彩瓷烧制技艺”传承人,黄涛改进釉色的同时,创新工艺,将传统“红绿彩”釉上彩改为釉下彩工艺——坯体绘画后覆釉高温烧制,使颜料完全封存于釉下,解决釉上彩遇高温易析出有害物质的缺陷,兼顾安全与色彩表现。

  “复刻不是照搬,要在传统基因里长出当代模样。”他拿着新制作的茶器解释道,通过提取明漳州窑五彩罗盘航海图瓷盘的“天下一”、楷书铭文和天干地支字样及麒麟绣球纹饰,融合王阳明“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哲学名言,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

  “故宫收藏的素三彩刻花莲瓣口盘就出自我们法华村田坑窑。下一步,我们将争取与故宫博物院合作,复刻馆藏珍品,使更多平和窑珍品通过文创产品形式再度‘圈粉’。”黄涛说。

  为弘扬平和窑陶瓷文化,当地政府也在探索。今年5月1日,“海丝奇缘·柚花青瓷”古堡探秘活动在五寨乡激情上演。通过窑火传递、“窑”滚之夜古堡音乐会、瓷文创潮玩等系列活动,打造一场集文化、艺术、娱乐于一体的创意市集活动,为游客带来别开生面的陶瓷文化体验之旅。

  五寨乡是洞口陂沟窑的所在地。近年来,五寨乡聚焦陶瓷文化、闽台文化等优势,谋划开展骑行、陶瓷展览等系列活动,将洞口陂沟窑与无名楼串点连线,打造成新的旅游IP。“我们正在谋划平和县海丝古瓷两岸文旅融合项目,计划打造陶瓷制作工坊,提升古窑址文化体验公园等项目,形成‘展馆参观+遗址探索+生态体验’的一站式文旅模式。”五寨乡党委宣传委员林景荣说。

  此外,南胜中心小学创办“平和窑青花瓷社团”,精心编撰校本教材《泥与火的传说》,让陶瓷文化走进课堂;南胜镇打造太极瓷韵公园,生动展示陶瓷文化……在平和大地,社会各界正深耕平和窑陶瓷文化资源,创新活动形式,奋力书写陶瓷文化发展新篇章。(报业集团记者 李妙珠 通讯员 罗龙海)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