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宁德加快建设“智慧大脑”平台,通过数据驱动实现大黄鱼产业“从海面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 大黄鱼产业的数智之变
企业员工通过X光鱼刺检测技术去除大黄鱼鱼刺。
前不久,位于北京金融街的宁德大黄鱼体验中心揭牌。金黄透亮的鱼片在灯光下泛着诱人光泽,嘉宾品尝着清蒸大黄鱼,赞不绝口。
这也意味着,有“国鱼”之誉的宁德大黄鱼正式“游”入首都餐桌,成为连接南北的美味纽带。舌尖盛宴背后,是宁德大黄鱼产业的磅礴底气——年产量超20万吨,占全国八成份额,综合产值突破150亿元。
面对产业升级重任,宁德市蕉城区大黄鱼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常务副组长王致栋表示,他们正加快建设“智慧大脑”平台,通过数据驱动实现“从海面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让宁德大黄鱼“游”得更远、更稳。
种源革新,科技育苗
清晨的福鼎市沙埕湾,海风轻拂,波光粼粼。随着一艘艘运输船扬帆起航,一大批大黄鱼苗奋跃而上,由此游向各地海湾。
这些看似微小的生命体,正是宁德大黄鱼产业的起点——今年从这里诞生的15亿尾苗种,占同期全宁德育苗总量的近七成,撑起了“全国每10条大黄鱼有9条产自宁德”的产业传奇。
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福鼎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王朝新介绍:“沙埕湾水域盐度稳定,三溪汇入带来丰富养分,是天然育苗场。”
回溯40年前,野生大黄鱼资源曾因过度捕捞濒临枯竭。
以刘家富为代表的第一代科研人员,在官井洋海域突破人工育苗技术,奠定了养殖大黄鱼产业的根基。但是,传统育苗技术依赖经验,且成活率低、抗病性弱,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
科技赋能是必由之路。如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与当地合作,联合开展速生、抗病等优良性状的大黄鱼新品种(品系)培育工作,推动种业创新。
水质是大黄鱼育苗成败的关键。福鼎率先部署立杆式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对养殖水体进行24小时动态监控。一旦溶氧低于3.5mg/L等异常状况出现,系统将自动报警,工作人员就能及时调控。这一技术,让育苗成活率从20%提升至50%。
育苗环节的数字化,是宁德大黄鱼产业“智慧大脑”建设的缩影。通过大数据平台整合育苗日志、环境参数、病害记录,形成可追溯的苗种档案。目前,福鼎苗种不仅供应本地,还辐射全国,成为产业链的“源头活水”。
苗种抗病性是另一难题,部分养殖户对新技术接受度不高。眼下,福鼎正通过“专家智库+实地培训”模式,进一步优化育苗技术。养殖户郑顺利坦言:“以前怕投入大,难有回报。现在看到优质苗种相比普通苗种溢价高达近三成,才明白科技才是硬道理。”
苗好一半收。福鼎的蓝色摇篮,正托起闽东大黄鱼产业的未来。
智能牧海,生态养殖
秋日,三都澳海域的渔排随波起伏,养殖户驾着小船穿梭其间,熟练地投喂饲料。他们身后,是一片望不到边的深海网箱阵列。“以前养鱼靠天吃饭,现在靠这个。”养殖户举起手机,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水温、溶氧量等数据——宁德大黄鱼养殖业正从传统走向智能。
眼下,宁德大黄鱼养殖呈现“霞浦规模领先,蕉城产业链完整”的格局。数据显示,霞浦年产量达14万吨,蕉城约8万吨,两地共同支撑起全国80%的市场供给。
霞浦凭借天然海湾优势,发展规模化网箱养殖;蕉城则依托三都澳核心产区,构建“育苗—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模式。这种差异化发展,形成互补共赢的产业生态。
记者站在西礌外海的深水网箱平台上,目之所及是直径数十米的圆形网箱群。这里水深超30米,采用抗风浪环保型网箱,养殖密度较传统渔排提升3倍。
“内湾养殖受限于水质,深海养殖让大黄鱼更接近野生状态。”王致栋介绍,当地通过推广“塑胶渔排网箱养殖技术规范”,既保障了鱼类生长环境,又减少了海洋污染。
如今,养殖户通过智能系统实时监控养殖环境,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发出预警。这套系统有效防范了赤潮等灾害,将养殖损失率从15%降至3%以下。
针对养殖户融资难问题,宁德创新推出“网渔贷”“大黄鱼养殖e贷”等产品。霞浦养殖户老林就受益于此:“凭交易记录就能贷款,利率还比普通贷款低点。”金融机构通过平台数据评估信用,放款效率提升七成。
黄昏时分,渔排灯火初上,投饵机自动开启新一轮喂养。从靠经验到靠数据,从内湾到深海,宁德大黄鱼养殖业正书写一部现代渔业转型的生动教材。
精深智造,链上升级
在蕉城区大黄鱼精深加工厂的流水线上,工人身着洁净工装,熟练地将银光闪闪的大黄鱼进行分拣、去鳞、切片。空气中弥漫着海产的鲜香,没有传统水产加工厂的腥腻。
这条每小时能处理1吨大黄鱼的智能化产线,见证大黄鱼产业链从“养殖”跃向“智造”。厂长指着一包包真空包装的鱼片向记者说:“加工成这种产品后,一条鱼的价值翻了三倍不止。”
蕉城作为宁德大黄鱼加工核心区,聚集了全宁德90余家加工企业,年加工量超8万吨,贡献了产业附加值的35%。“全盛水产”等龙头企业开发出大黄鱼丸、即食鱼柳、胶原蛋白肽等精深加工产品,出口市场覆盖东盟、欧美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大黄鱼质量检测中心,技术人员正对一批出口产品进行快检。通过液相色谱仪和质谱联用技术,38项检测指标6小时内出具报告,不合格产品直接拦截。这套系统使蕉城加工品抽检合格率从92%提升至98.5%,成为突破国际绿色壁垒的关键。
从车间到餐桌的信任链如何打通?依靠溯源体系。
如今,每个大黄鱼加工品包装上都印有唯一的溯源码。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鱼苗来源、养殖环境、加工过程等全链条信息。当地引入区块链技术,数据上链不可篡改,去年因此新增高端订单超亿元。
眼下,宁德大黄鱼正实现从产品到文化的跨越。
在北京的宁德大黄鱼体验中心,由蕉城本地直达的冰鲜黄鱼煮熟后的售价在158元1斤,是普通产品的5倍。
“品牌溢价来自文化赋能。”运营负责人指出,他们深挖大黄鱼药食同源文化,结合《本草纲目》“黄色如金,安心神”的记载,推出高端礼盒产品,去年销售额增长四成。
从原始捕捞到生态养殖,从粗加工到精深制造,从出口波动到稳健出海,闽东大黄鱼全产业链正将“宁德大黄鱼”的金字招牌锻造成全球水产业的质量标杆。(记者 庄然 通讯员 杨慈监 王婷婷 彭楚楚 文/图)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