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鲤城伍堡社区6位阿姨 用闽南语“快板”唱响易俗新风
“闽南婚娶歹习惯,酒桌筵席大量办;女方聘金几十万,没钱娶某真怨叹!”“男女双方如甲意,相甲登记旅游去,婚事简办好主意。”
阿姨们虽至古稀之年,却依然娇俏有活力。
近日,在鲤城临江街道伍堡社区公园,伍堡社区民俗文艺队的6位阿姨,身穿旗袍,手拿响板,即兴表演起闽南语“快板”。快板的句子琅琅上口又简单有趣,令人忍俊不禁。这种创新宣传移风易俗新观念的方式,受到群众的喜爱,也收获了不少好评。
七旬阿姨忙排练 宣传移风易俗
原来,这6位阿姨来自伍堡社区民俗文艺队,她们正在排练一个以移风易俗主题的闽南语“快板”。这支文艺队成立近20年,成员平均年龄70岁,他们唱南音、演小品,活跃在伍堡社区的各个舞台上。
“这是我们第一次尝试用快板和闽南语表演,太考验记忆力了!”文艺队队长王担治今年72岁。她告诉记者,6月底队里接到临江街道的“任务”后,队员们就抓紧投入排练,“大家都要照顾家里,也比较忙,只能每周周一和周三的晚上排练,每次从7点半练到10点半。”
“这些闽南语快板的歌词内容写实,说出居民们红白喜事大操大办背后的苦恼。我在家背台词时,我媳妇和孙子都夸写得好!”队员黄雪娥说。
如今,队员们不仅是移风易俗的宣传者,在排练中她们也变成了践行者。队员叶丽森今年刚好70岁,家人原本打算摆桌宴请亲朋为她贺寿。不过排练节目后,叶丽森决定换个方法庆生,“我打算跟老伴去桂林旅游庆生,世界那么大,我也想去看看”。
创新宣传形式 让群众更易接受
“只有群众真喜欢、能接受,观念才能有所改变。”临江街道宣委陈小玲说,为创新宣传移风易俗,在鲤城区委文明办的指导下,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惠良带头策划,邀请辖区文化工作者和热心人士,以移风易俗为主题进行创作。很快的,街道陆续收到不少作品,有“海丝谜社”创作的20则谜语,有隘南社区居民陈德强创作的闽南语四句,幸福社区的退休教师曾有望创作的闽南语“快板”等。
“有了这些作品,我们就思考如何让更多人看到、听到。”陈小玲介绍,街道将闽南语“快板”交由伍堡社区民俗文艺队排练,又邀请伍堡社区里的“小名人”——许馨月表演移风易俗“三字经”。年仅11岁的许馨月,既是古城小讲解员,又是泉州海交馆志愿者,还是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的小讲解员。
据介绍,这些节目已陆续在社区活动上表演,收获不少好评。下一步,临江街道将联合鲤城区文化馆继续创作,排演小品、闽南童谣等,强化移风易俗的宣传。(记者 张素萍 郭巧燕 通讯员 庄玮瑜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