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老外在福建   |    直观中国    |    融播报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 福州闽侯青口汽车工业园冲刺千亿产值
    福州闽侯青口汽车工业园区332家规上企业产值达650亿元,其中汽车产业作为主导板块,实现产值516亿元。目前,园区已形成覆盖整车制造、零部件配套、汽车服务的全产业链体系。
  • 福州连江东升村:创造远洋渔业“船”奇
    早在30多年前,连江琯头镇东升村的村民便远赴印尼海域捕鱼,拉开了福州民营远洋渔业发展的帷幕,并获评全省“明星村”。近日,记者来到这里探秘东升“船”奇。
  • 近年来,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南安以系统思维谋划校地合作新路径,形成“三院所两中心”创新生态矩阵,重塑南安石材、机械等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助力该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从山间到舌尖,白沙镇不仅打通了深山好油走向广阔市场的路径,更让“藿溪油礼”这个带着乡土气息的品牌成为白沙镇油茶产业的“金字招牌”。
  • 从山海间的非遗盛宴到石化产业的全球链接,从湄洲湾南岸的万吨巨轮到跨境电商的海外新仓,泉港以“链式思维”串山海、融产业、通内外,谱写了内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奋进乐章。
  • 一年来,集美区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举措、更足的干劲,在科技创新、对外开放、美好生活等领域攻坚突破,将殷殷嘱托转化为一幅幅宜业宜居的生动图景。
  • 闽藏两地政企成功签约10个项目,签约总额达6.18亿元,涵盖智慧旅游、文化遗产保护、生态旅游、文创开发、酒店旅居等多个领域。
  • 今年以来,洛江区以“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发展“美丽经济”为主线,依托市级“一县一溪一特色”项目,通过农文旅深度融合拓展生态价值转化通道,着力打造示范性田园风光带,取得阶段性成效。
  • 从盛况空前的龙舟赛到持续走热的皮划艇,从湖畔的非遗展演到深植于民的孝道民俗,涵江正以水为笔,绘就一幅生态、业态、文态“三态融合”的新画卷。
  • “十四五”以来,福建省接待旅游总人数、游客旅游总花费分别年均增长16.8%、19.5%;接待入境旅游人数近365万人次,居全国第6位。
  • 福马“小三通”暑期客流量破2万人次
    随着福州打造福马“同城生活圈”先行先试第二批政策的落地,福马两地人员交往更热络,经贸合作更密切,文化交流更频繁。
  • 福建:乡建乡创 一场田园追梦
    在田园追梦中,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在大陆找到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答案;在乡村振兴中,越来越多的“福建样本”提供了“基层治理”的新路子。
  • 福建:杂交水稻制种上演“机器总动员”
    眼下,福建晚制杂交水稻种子收获已进入尾声。记者走进一片片孕育希望的制种田,看全国杂交水稻制种面积、总产量、亩产“三料冠军”,如何上演“机器总动员”。
  • “AI”拼才会赢 福建开启“数字丝路”新征程
    昔日,闽商以“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在山海之中开辟通途,用帆影织就了横跨大洋的海上丝绸之路。如今,福建企业正以“‘AI’拼才会赢”的新姿态,在AI浪潮中开启波澜壮阔的“数字丝路”新征程。
  • 回望“十四五”,福州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的步伐清晰可见:从繁华的城区到崛起的新城,再到广袤的乡村,优质教育资源加速集聚,夯实现代化国际城市民生之基。
  • 近年来,南安紧紧围绕“建设全省一流教育强市”目标,以资源均衡为基、以育人创新为魂、以多元发展为径,系统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走出了一条从“学有所教”迈向“学有优教”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 10月28日,闽清县人工智能发展中心正式揭牌。这是全省首个人工智能发展中心,是闽清县抢抓数字经济浪潮的关键举措,更是闽清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 当前,站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节点,传统要素红利正逐渐减弱,一道关乎未来的“时代之问”清晰迫切:民营企业如何突破技术“卡脖子”之困,在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 三明将乐:点亮的 不只是青山绿水
    守护青山绿水、发展生态产业,不仅是城市的发展路径,更是百姓的日常实践与共同信念。将乐人用一步一个脚印的扎实努力,书写着从绿水青山走向金山银山的鲜活故事。
  • 南平:改革创新 “绿”能澎湃
    立足“绿”的优势,南平明确目标任务:打造绿色产业发展高地、新时代山区深化改革先锋、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对台合作品牌、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样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标杆、生态文明建设典范。
  • 一年来,包括下潭尾在内的厦门333平方公里蓝色版图,在生态与经济的同频共振中,正不断发生令人瞩目的改变。
  • 凭借得天独厚的水资源禀赋,周宁县充分挖掘水生态、水文化、水景观等资源,把生态“好水”变发展“活水”,探索出一条“以水为媒、生态富民”的发展新路,让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
  • 8月27日,全国首个河湖生态产品交易平台——福建省(泉州)河湖生态产品交易平台在永春县投用,是福建在探索水生态资源市场化、价值化、数字化运营上的创新成果,打通“生态资源—生态资产—生态资本”转化通道。
  • 近年来,漳州芗城区天宝镇将河道污染治理与景区建设深度捆绑,形成共享共治的河道长效管护机制。昔日“臭水沟”,终于蝶变成今朝“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