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林寺完成新一轮修缮 向游客开放时间尚未确定
福州新闻网  2018-09-04 11:05:32

华林寺完成新一轮修缮 向游客开放时间尚未确定

  完成修缮的华林寺大殿。

  福州新闻网9月4日讯(记者 廖云岚 文/摄)作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江以南最古老的木构建筑物华林寺大殿,自2017年4月起经过为期1年多时间修缮已基本完成。

  3日,记者走进位于福州市屏山南麓的华林寺,了解到此次华林寺大殿主要对屋顶漏雨部分加以修缮,这项工程尚待最后验收。目前还将就寺院周边环境以及园林树木进一步修缮整理,向游客开放时间尚未具体确定。

  华林寺建于北宋乾德二年(964年),闽国灭亡之后,吴越国国王钱镠割据闽浙等地,福州郡守鲍修拆除闽王宫殿,利用所拆下来的材料在屏山南麓建成华林寺前身“越山吉祥禅院”。明正统九年(1444年)御赐匾额华林寺,沿用至今。明正德年间(1506年-1521年),并入附近的罗汉院、越山庵,后又增建了御书阁、环峰亭、绝学寮、胜会亭等建筑物。清代嘉道年间数次修葺寺院。历史上建有天王殿、轮转经藏、文昌祠、普陀岩、法堂、祖师殿、准提楼、金佛殿、火神庙等。

  华林寺几经焚毁,现仅存大殿一座,坐北朝南。大殿虽经明、清两朝多次重修,增建周廊下檐,但其主要构件仍为千年原物。在1958年文物普查中被鉴定出建造时间,从而取代宁波的保国寺大殿,成为中国长江以南现存最古老木构建筑物。1982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落架修复,并配建山门、东西配殿、回廊及工作室等附属建筑,于1988年10月竣工完成。大殿为抬梁式构架,单檐九脊顶。整座大殿的平面近似方形,面积574平方米。面阔三间,进深四间,高15.5米,大殿有18根木柱,柱子以上全由斗拱支撑,不用一根铁钉。梁架中大量使用斗拱,用材硕大,斗拱与梁架结构紧密关联。其建造手法在全国唐宋木构建筑中独具一格。梭柱、月梁、驼峰、昂头、团窠等样式具有明显的地方特点。

  据介绍,华林寺的建筑风格保留了许多老旧做法,如皿斗、梭柱等可上溯至魏晋六朝。寺内还存有宋高宗赵构篆书残碑一方,还有清康熙《华林禅寺香灯碑》、民国《林森纪念堂碑》等文物。华林寺大殿的风格对12世纪末日本镰仓时期“大佛样”“天竺样”建筑有着较大的影响。

华林寺完成新一轮修缮 向游客开放时间尚未确定

  华林寺。

华林寺完成新一轮修缮 向游客开放时间尚未确定

  大殿纯木构建筑技艺精湛。

华林寺完成新一轮修缮 向游客开放时间尚未确定

  老建筑是一扇了解古代历史的窗口。

华林寺完成新一轮修缮 向游客开放时间尚未确定

  大殿有18根木柱。

华林寺完成新一轮修缮 向游客开放时间尚未确定

  华林寺山门。

华林寺完成新一轮修缮 向游客开放时间尚未确定

  山门前的古兽雕塑。

华林寺完成新一轮修缮 向游客开放时间尚未确定

  寺内回廊。

编辑:颜学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