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宁德:人间“最美海上花园”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2020-07-07 20:49:44

  国际在线福建频道消息(记者 尹小兵 总台央广记者 万存灵 宁德电台记者 潘琳 张海莲):时至仲夏,记者刚来到东海之滨的闽东沿海——我国面积最大的海上养殖场所在区域,就被这里的蓝天碧海和整齐壮观、黄蓝相间的渔排美景所吸引。这里是福建宁德沿海,拥有三都澳、沙埕港等世界级优良港湾,海岸线1046公里、海域面积4.45万平方公里,覆盖蕉城、福安、福鼎、霞浦4个沿海县(市、区),两年多的大规模海上综合环境整治,让这里发生了巨变。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

  海上养殖场 供图 福建三都澳食品有限公司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

  大黄鱼养殖水箱 供图 福建三都澳食品有限公司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3

  海上渔排 摄影 肖芸

  痛下决心 摒弃粗放养殖

  碧海蓝天,水清岸绿,在蕉城区三都白基湾海域,黄色的塑胶渔排在海面上隔着一定距离分布着,红顶白墙的房子零星点缀在渔排之间,在群山和阳光的掩映下,宛如一个海上“阡陌”花园。站在渔排栈道上往网箱看,成群的大黄鱼时而聚拢在一起时而分开,不时跃出水面,波光粼粼的海面水花四溅,网箱俨然已是它们的乐园。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4

  大黄鱼养殖水箱 摄影 颜学辉

  大黄鱼又叫黄花鱼,肉质鲜嫩,富含蛋白质,是国人餐桌上的鲜食佳品。在宁德当地人眼中,这种鱼嘴唇朱红、体色金黄,寓意着吉利。但因为过度捕捞,当地大黄鱼资源曾一度面临枯竭。随着上世纪90年代大黄鱼人工养殖技术的成熟,以大黄鱼为主的海上养殖业迅速发展,逐渐成为群众致富的重要途径和宁德市的支柱产业。

  “以前这里养殖是密密麻麻的,全都是死水,没有流动的空间,大黄鱼养在里面很肥而且很容易得白点病。”这片渔排的主人——福建三都澳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尤维德,回想起这片海域曾经的样子,依然历历在目。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受“祖宗海、门前海”等传统观念影响,插竿占海、泡沫网箱、密集饲养,一系列粗放杂乱的养殖方式使得海面尽是泡沫浮球和饮料瓶,不仅养殖密度过大,还严重影响海上交通环境和海洋生态环境。曾经让闽东人民引以为豪的海上养殖成为困扰宁德发展的忧患。2017年起,宁德市痛下决心,开展了藻类养殖清退和航道清理等方面大规模整治活动,2018年7月,宁德市集全市之力,下大力气开始实施为期两年的大规模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工作。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5

  海上景色 摄影 肖芸

  提质升级 新型渔排拓宽养殖新路

  作为福建省重点龙头企业,福建三都澳食品有限公司带头实施渔排升级改造,2018年底,公司投入5016万元,建设了84口深水抗风浪塑胶环保网箱,每口网箱24米×24米×12米,水域面积约有220亩,工程于去年5月全部竣工,并通过验收合格,投入使用。公司董事长尤维德告诉记者,原来的网箱是4米×4米的,只有4米深,现在的网箱比原来大得多也深得多,更接近天然,适合高品质育苗和养殖。“水清了,感觉回到了20年前的水质,新的网箱给大黄鱼游动的空间,不仅白点病没有了,鱼儿也减脂瘦身,肉质更鲜美。”

  这样的情形如今在宁德比比皆是。在霞浦县溪南镇七星海域转型升级的渔排养殖区,渔民站在新型塑胶深水大网箱的渔排上给大黄鱼喂食。海面上波光粼粼,1500多口新型塑胶网箱整齐划一,渔船穿梭其间,天蓝、水清、鱼儿跃的美好场景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霞浦县宏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董祖告诉记者,公司从2018年10月积极配合政府开展新型塑胶网箱升级改造,现有深水大网箱80口,塑胶网箱1500口,占地260亩。对于养殖户来说,符合技术规范的新型塑胶渔排和环保塑胶网箱,既能抗风浪,又能实现生态养殖,达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然而升级改造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尤其刚开始更是阻力重重。“当时很多渔民不理解,养了几十年的木质渔排和泡沫球为什么要突然换掉,新的塑胶渔排能不能抵御台风。刚开始大家都在观望,镇村干部也主动到我们这里来讲解政策,解疑释惑,后来大家通过实践,都觉得还是塑胶渔排好,也就慢慢接受了。”董祖对记者说。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6

  退潮后的海滩 摄影 郑戈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7

  黄昏时的海面 摄影 郑戈

  多措并举 成就沧海新颜

  为了有效保障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工作如期取得实效,宁德市多措并举、千方百计强化各类服务保障工作。宁德市委托技术单位编制《鱼类养殖塑胶渔排技术规范》和《鲍(参)塑胶渔排养殖技术规范》,从选型、制造、检测标准等方面打造全国首个港湾塑胶养殖设施技术体系。针对塑胶设施生产企业数量和产能不足问题,引进落地塑胶生产企业9家,签约投资金额4.5亿元。针对资金不足问题,及时协调邮储银行、工商银行、民生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优惠的利率和超常的服务全力支持海上养殖设施升级改造,面对塑胶设施质量标准不清晰、产品检测能力不到位、保险政策体系不明确等诸多要素困扰制约局面,及时制定海上养殖设施升级改造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积极拓展塑胶养殖设施质量安全检测职能,全力拓展台风指数险、塑胶养殖设施财产险和质量险,竭尽所能保障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工作稳步扎实开展。

  数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22日,宁德市累计投入各类资金45.48亿元,全市禁养清退渔排26.52万口、藻类6.55万亩;养殖区和限养区升级改造网箱48.03万口、自行退养19.48万口,建设深水网箱3448口,升级改造藻类33.74万亩、自行退养13.86万亩。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8

  滩涂美景 摄影 郑戈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9

  黄昏时海面景色 摄影 郑戈

  通过近两年的综合整治,曾经无度无序无质的养殖局面得到了有效扭转,基本形成融监管、检测、融资、保险于一体,速度、质量、安全同步保障的升级改造新秩序。不仅养殖水体增加、海水水质提高、产品品质提升,碧海蓝天、渔舟唱晚的海湾美景也再次回归宁德,对海洋生态环境最为挑剔的“海上大熊猫”——中华白海豚,近两年来多次出现在三都澳和沙埕港海域。

  宁德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梁敏生表示,目前整个三都澳的水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养出来的鱼病害减少,水产品质量提升,价格看涨,大黄鱼的品质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促进了渔业的高质量发展。

  “随着养殖环境和沿海水质的变化,还有我们的塑胶渔排黄、红、蓝相间,在海上成为一道很美丽的风景线,海上观光、摄影、民宿、垂钓、体验式捕捞等渔业和海上旅游结合新的业态正在酝酿、萌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海上环境的变化也有力地促进我们闽东传统渔业向第三产业加快融合。”梁敏生如是说。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图片10

  滩涂景色 摄影 郑戈

编辑:胡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