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祖仁个人照(林芷汐 摄)
国际在线福建频道报道(林芷汐):“早上锻炼去,养生第一。”这是张祖仁近日发布的朋友圈。在一个古玩店里,一名身材高高瘦瘦、理着寸头的人,正在仔细整理着自己收藏的宝贝,这些藏品将不大的门店空间塞得满满当当。他就是收藏爱好者张祖仁。
这家古玩店就是张祖仁经营的,而这还只是他藏品的冰山一角。“我所有的收藏用麻袋装起来,差不多能装三百个麻袋,铺开的话大约有400平方米面积呢。”看着一件件藏品,有着近50年收藏经验的张祖仁很是自豪。
这些藏品,张祖仁不仅自己珍藏,还会拿出部分捐献,他曾向中国奥林匹克博物馆、中国体育博物馆、北京孔庙、福建革命历史纪念馆等捐献过三千多件藏品。
“如果我放在家里的话,就变成只有我一个人、最多就我一家人欣赏了。”谈起自己为何如此“乐善好捐”时张祖仁如此解释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把藏品捐献出来也是一种‘共享’。”他觉得将藏品捐献出去,能够让更多人看到这些文物的价值,感受到文物的魅力,比纯粹收藏更有意义。
张祖仁收藏的老票证(图片由张祖仁提供)
有“感”而藏:每周末都去“淘宝”
在他捐献过三千多件藏品,他印象最深刻的是2007年向北京奥组委捐献的奥运藏品之一——一套申奥瓷盘。他还记得,上面印有“BEIJING2000”的字样,是当时国家体委为申办2000年北京奥运会而在景德镇特制的一批瓷器。但遗憾的是,北京当时申奥以2票之差落败于澳大利亚的悉尼。
这副瓷盘也是张祖仁最喜爱的藏品之一。关于这件藏品的由来,张祖仁感叹:“来之不易。”据他回忆,2003年前后的一天,他在闲逛古玩店的时有惊喜发现,“这套瓷器就摆在店铺的玻璃柜上,我一看就觉得这是个宝贝,老板也说这是‘镇店之宝’。”
张祖仁马上前去询问价格,谁知老板却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不卖”。不肯放弃的张祖仁随后又来了这家古玩店七八次,但也被拒绝了七八次。最后,张祖仁狠下心,在这家店里买了几千块的古玩,才打动了店家,将这副瓷盘一并卖给他。“我只想要这副盘子,它见证了申奥的历史,太珍贵了。”张祖仁笑道。
张祖仁向北京奥组委捐献过的一套申奥瓷盘(图片由张祖仁提供)
到现在,张祖仁还保持着每个周末去古玩店、地摊“淘宝”的习惯。他什么都收,“看到喜欢的就收藏”是他的收藏标准。而这样的收藏标准是从他童年的兴趣开始的。
“我初中常常逃课看‘小人书’,‘小人书’是我的第一个收藏。”据他介绍,“小人书”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的童年记忆。在那个没有网络、没有手机的年代,在书店抱着“小人书”,一个下午的时光很快就过去了。
“那时候什么都不懂,就整天看连环画、‘小人书’。”张祖仁回忆,以前街上有很多租“小人书”的书店、小书摊,看一本要交两毛钱的押金,而看一次要收费一分钱到三分钱,他一个下午就能看十几本。
渐渐的,张祖仁的爱好从看“小人书”变成了收藏“小人书”。“押金我都不要了,就想拿走收藏。”用这种“手段”,张祖仁收藏了几十本“小人书”,并由此开始了他的收藏之路。目前,张祖仁的“藏宝阁”内已有“小人书”近三万多本。而随着“小人书”一起多起来的还有他的其他藏品:据不完全统计,至今他共收藏过五十多万件藏品,涉及34个门类。
张祖仁收藏的小型电视机、“大哥大”等电子产品(林芷汐 摄)
因缘而跃:为了十厘米跳了六年
而除了收藏,其实张祖仁还有一个一直割舍不下的爱好,就是体育。他曾获得全国中学生运动会跳高项目的第二名。后来也是因为体育的优势,考入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系,毕业后在福州担任中学体育老师。
他笑着透露了一个小秘密:他在中学时期曾练过跳高,彼时瘦高又灵活的他,活像一条带鱼,也因此有了“带鱼”的绰号。
“一转眼,已过去快五十年了。”讲起当初进入体育界的经历,张祖仁满是感慨。据他回忆,某天课后,没有任何训练基础的他在操场上看到别人在训练,好动的自己也去跳着玩,恰好被体育老师看到了。
“哎呀,你的弹跳很好啊,下午来跟我锻炼吧。”就是教练这样简单的一句话,拉开了张祖仁体育生涯的序幕。
张祖仁收藏的1978年挂历,那年是改革开放的元年(林芷汐 摄)
身形的优势加上勤学苦练,张祖仁进步很快:身高1.82米的他,能跳1.92米。“那时候很苦,教练对我们很狠,成绩都是一点一点‘榨’出来的。”张祖仁回忆,那时经常训练完,第二天爬楼梯都要扶着扶手,下楼梯时,脚都是酸软的。
这些付出很快都得到了回报,张祖仁曾连续三年获得省中学生跳高比赛第一名。但运动员之路,张祖仁只走了六年:因为身高原因,他遗憾落选国家专业运动员。随后他当过小学代课体育老师,后来又转行当了工人。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体育的热爱,他与体育的缘分在2008年迎来“大爆发”:那年,他在福州入选奥运火炬手。
“竞争很激烈啊,我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当上火炬手了。”张祖仁回忆起来依旧兴奋。他说,2007年,当看到报纸上刊登着福州地区奥运火炬手的选拔通知,他马上报名参加,随后还经历了才艺表演、知识问答、体能测试、网络投票等各种考验。
张祖仁带着奥运火炬与学生交流(图片由张祖仁提供)
选拔期间,张祖仁印象最深的就是网络投票环节。他说,其他环节对他来说都是易如反掌,但唯独这个网络投票难倒了50岁的他,“那时候网络刚普及,我都不太会用。”张祖仁只好一点一点地请教年轻人,最终,他以综合评定第三名的成绩,成为了火炬手之一。
现在张祖仁已退休,每天除了保持多年的健身锻炼的习惯,还一如既往地逛各种古董店、地摊淘宝。“我要让每天的生活都有滋有味。”张祖仁笑着说,“只要还能继续搞体育和玩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