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华文化与两岸文创产业融合发展论坛”在福州市博物馆正式启动 摄影 王礼林
国际在线福建频道消息(王礼林):8月6日,作为第七届海峡青年节重要组成部分的“首届中华文化与两岸文创产业融合发展论坛”启动仪式在福州市博物馆举行。
在论坛启动仪式上,由福州市社科联、福州广播电视台、福州博物馆、福建收藏家协会、台湾陈逢显毫芒雕刻馆联合主办的“两岸文博文创产品精品展”也同期开展。台湾陈逢显毫芒雕刻馆馆长、台北故宫博物院“文物工法”薪传人陈逢显在现场将他的微雕作品《我是他的粉丝》赠送给福州市博物馆,作为福州市博物馆永久珍藏。此外,陈逢显毫芒雕刻馆与福州市寿山石雕刻艺术研究会签订合作协议。
陈逢显(左前)毫芒雕刻馆与福州市寿山石雕刻艺术研究会签订合作协议 摄影 王礼林
据悉,本届论坛采取“1+N”模式,共五场活动,将持续至8月8日:“1”为举办1场“从两岸博物馆文创看文创产业新发展”主论坛;“N”为开展 “两岸书院与中华文化传承”和“生态文明理念与‘绿色’产业体系构建”两个分论坛,“项目运营与产业基地聚合创新模式” 和“文化创意与青年创业创新” 两个专题考察研讨会。
主办方表示,论坛项目将承担着搭建“风暴”创意灵感的平台智库、分享文创商机的集散地、推动创意商品化产业化的孵化器、借助文创产业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的传播阵地等四大功能,通过上述这些活动,展示“文化价值挖掘、创意灵感萃取、创意商品化或创新理念产业化运营”价值链构建全流程,并将项目四大功能有机融合。
台湾陈逢显(右前)毫芒雕刻馆馆长陈逢显将他的微雕作品赠送给福州市博物馆 摄影 王礼林
本次论坛所有活动均采取开放互动式的研讨方式,希望通过举办系列活动,能联合两岸国学社科界、文化产业界、传媒界的力量,交流国学、碰撞创意,融合共享,并通过连续性、常态化举办论坛,激发两岸青年对于文创的热情,成为两岸青年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新的抓手,共同打造两岸国学交流和文化创意融合的新平台,更深层次地增强国学在两岸青年中的认同感,同时助力把福州打造为两岸青年国学文化创意高地和国学文创产业的集散地,成为台青登陆第一家园。
在以“从两岸博物馆文创看文创产业新发展”为题的主论坛上,主办方邀请了6名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国社科院、两岸学界产业界等知名专家、文博创意领域代表性人物,围绕“从两岸博物馆文创看文创产业新发展”这一话题进行对话、互动、交流,为致力于中华文化研究的两岸青年提供智慧支持和观念创新,为参与论坛的两岸青年提供创业就业商机与项目合作平台。
台湾体育运动大学运动信息与传播学系博士刘经纬刘经纬发表演讲 摄影 王礼林
来自台湾体育运动大学运动信息与传播学系博士刘经纬,以《多感官博物馆》为题,向两岸青年生动地阐释了“传统画作+VR”会激发出怎样多感官的博物馆。
中国社科院哲学博士、副研究员、宗教学博士后张宏斌,通过自身实地考察台北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陕西博物馆等的展览和文创产品,向两岸青年介绍了他对博物馆的历史文化作用的表达、文创产品的不同地域特色、合适的角色定位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思考。
两岸的故宫博物院相关人士做主题演讲更是吸引了两岸青年的关注。台湾陈逢显毫芒雕刻馆馆长陈逢显发言的题目是《两岸文创产业发展新趋势》。陈逢显提出,除了商机、利益,文创产业发展趋势也要注意薪传和教育,也就是如何把中国传统的文化,转化成动力,让人人接受文化洗礼,最后达成文创产业发展新趋势。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故宫学研究所所长章宏伟则介绍了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商店的情况以及自身对文创的思考。据介绍,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商店是大陆首家开创文创生活美学的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