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老外在福建   |    直观中国    |    融播报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    舆情智库    
南平市延平区:做足优势,打造农业产业强区
2022-08-29 10:11:21来源:福建日报编辑:陈洪亮责编:胡晓萌

  原标题:延平区:做足优势,打造农业产业强区

  近日,南平市延平区举办返乡大学生创业沙龙活动,邀请多位农业领域创业达人分享创业经验,帮助返乡大学生了解农村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激发青年返乡创业热情,为农业产业发展注入青春动力。

  为解决乡村产业链条短、融合层次低和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近年来,延平区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以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为依托,以延长产业链和提高商品率为突破口,着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多环节联结成为一个完整的高质量产业链,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科技升级生态园

  “这是我们牧场新改建的饲料仓库,更新了各类奶牛养殖设施设备与生鲜乳冷藏设施,提高了奶牛规模化养殖的自动化、智能化、现代化水平。”福建长富牛奶第十四牧场场长朱光辉介绍说。

  坐落在延平区南山镇村尾村的十四牧场已“服役”了20多年,因设备老化等原因,于去年下半年开始改建。“除了对各类设备与基础设施进行改建外,还新建了200亩兰尾草外包种植地,每年为牧场提供3000多吨的补充饲料,同时装载国科饲喂监控系统,以精准科学的投喂方式实现降本增效。”朱光辉说。

  放眼延平区南山生态园,牧场内2000立方米阳光棚用于收纳沥干牛粪,通过配备先进固液分离设备的标准化沼气池,生产无公害无污染的新型有机肥,可供给第三方合作公司用于果蔬种植,实现环保与发展双赢。

  南山镇是南平农业重镇,拥有水稻、蔬菜、水果等传统优势产业。相关镇领导告诉记者,包括十四牧场在内的南山生态园建设工程是去年“延平区南山镇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项目”的重要一环,项目建设期2年,将重点扶持奶牛生态养殖循环发展、畜禽粪污集中式有机肥厂建设、仓储保鲜冷链3个项目,助力南山镇农业产业补短板、提水平,推进全产业链发展。

  流通铺就新富路

  匀速运转的输送带上,一颗颗色泽金黄的新鲜橘柚被集中处理装箱,在空旷通风的区域分拣仓中,齐整叠满了已被打包装好的精选果品。

  “这些经过统一处理的橘柚将被送入隔壁冷库待销,仅需2个多小时就可运至福州市场。”延平区塔前镇镇长陈家官说。

  这个于去年新投入使用的塔前镇赤坑村分拣服务点,每天可处理新鲜果品5万公斤。“这些年镇上修建了10条‘三产路’,得益于便利的交通,我们乘势而上,依托优势产业新建了赤坑村与虎山村2处农产品分拣服务点,并以此为中心规划橘柚与花卉两处生产基地,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陈家官说。

  虎山村分拣服务点主要服务于已投产的90余亩虎山花卉基地,该基地年销售额可达2000万元,带动70余人就业,每年为村集体增收7万多元。

  目前,塔前镇正在谋划农产品分拣服务点进一步延伸拓展,增设蔬菜、竹笋等当地特色农产品分拣包装线,进一步提升农产品产地的贮藏保鲜和初加工能力。

  高山村变成旅游区

  近日,位于延平区赤门乡苦竹洋村的福建赤成实业农林旅生态园生机盎然,不少前来参观的游客正在采摘甜瓜等水果。

  “以前村民大多从事传统农业和手工业,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变化,传统产业亟待转型升级。”苦竹洋村党支部书记杨加清告诉记者,该村于2019年9月获批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与区位优势,积极推进农林旅生态园项目。

  “生态园项目计划总投资3.5亿元,规划建设3800亩苗木基地,同时开发迎宾花海、房车营地、人才实训、智慧园林、森林康养等内容。”项目负责人张明说,自2019年10月至今,已完成投资4000万元,开发完成基地土地面积1200多亩,种植各类苗木与果蔬,带动30余人就业。

  “这里工资高、福利好,离家又近,很适合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苦竹洋村村民石真娟和丈夫去年来到生态园从事林木管护工作,如今两人年收入超过10万元,这让年过六旬的两夫妻欣喜不已。

  “村里还新建了总共1000多平方米的农产品产后商品化处理中心与电商直播运营平台,我们也积极配合项目建设,带动村民一起探索种养、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三产融合发展之路。”杨加清说。

  目前,生态园森林康养项目已在试运营。据了解,待项目全部投产运营后,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以上。(福建日报记者 蒋丰蔓 通讯员 詹国兵 李韧筠)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