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现场
10月10日上午,福建省委宣传部召开“牢记使命 奋斗为民”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福建省“健全多层次保障体系 奋力谱写医保为民新篇章”的有关情况。
福建省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林圣魁介绍,医疗保障是民生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人民群众健康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医保部门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践行医保初心使命,不断织牢织密全民医疗保障网,推动群众医保获益达到新高度。
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福建率先整合城乡医保制度,形成以基本医保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保险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2021年全省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3872万人,参保率稳定在95%左右。生育保险与职工医保合并实施,参保人数达711万人。福建通过资助参保、大病倾斜支付等方式,对特困人员、重点特殊对象、低保群体、易返贫致贫人员和因病致贫重病患者等五类困难户实行分类精准救助,平均每年资助参保110万人、医疗救助550万人次。
群众就医负担明显减轻。福建聚焦减轻群众疾病医疗后顾之忧,最大程度发挥医保基金的保障效益,为缓解“看病难、看病贵”发挥重要作用。2019年,福建率先建立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常态化机制,共开展296个药品和16类医用耗材国家和省级集采,价格平均降幅60%左右。保障范围逐步扩大,医保目录可支付药品数达2860种,较2012年增长超30%。福建还全面实行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普通门诊报销比例从50%提高至75%;率先建立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使用机制,创建家庭共济账户87万户,累计共济基金9.9亿元。
医保支付更加管用高效。福建持续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发挥医保战略性购买作用,引导医疗机构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负担的医药服务。福建在全国率先取消药品耗材加成政策,同步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向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诊查、护理、治疗和手术类等项目倾斜,向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倾斜;大力支持学科发展和医学技术进步,出台区域医疗中心医保支持政策,率先探索药学服务收费,促进公立医院优化收入结构;建立以服务产出为导向的收付费方式,九市一区全面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按病种分值(DIP)付费改革,促进医疗服务供给提质增效降本,推动医疗质量和效率的双提升。
全力保障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福建第一时间响应落实“两个确保”,出台临时特殊报销和结算政策,及时预付基金保障“先救治、后付费”,全面实行疫苗免费接种,累计结算疫情救治和疫苗接种费用约40亿元;建立新冠病毒相关检测试剂及医用耗材动态监测机制,及时进行挂网采购,全力确保疫情防控医药物资“随时采、及时配、足量供”;开展新冠病毒相关检测试剂省级集采,平均降幅达72.89%,连续七轮调低核酸检测价格,核酸检测单人单检收费价格下调至16元,混合检测价格下调至每人次5元,大幅降低疫情防控成本。
坚决守好人民群众看病钱。2018年以来福建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连续4年开展全覆盖检查和专项整治,累计检查定点医药机构5.08万家(次),处理违法违规违约医药机构2.25万家(次),曝光案例4540例,追回资金16.92亿元。福建重点打击一批超越底线的重大案件,对医保药品二次销售、篡改肿瘤患者的基因检测结果等严重突破医学道德和法律底线的欺诈骗保行为,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重拳出击、严厉打击,有力维护医保基金安全。同时,创新医保信用管理、智能监控和网格化监管,推进部门联动,建立行纪衔接、行刑衔接等“一案多查、联合惩处”机制,加强举报奖励等社会监督,构建“不敢骗、不能骗、不想骗”的长效机制。
医保服务更加便捷高效。2021年全省定点医药机构达2.2万家,较2012年扩大了4.5倍,近1.2万个村卫生所实现医保“村村通”。福建还优化简化参保登记等28项办事流程,全省企业办理医保参保登记缩短至平均12分钟;个账一次性支取等9项医保业务实行告知承诺制,无需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全面推行医保服务“网上办”“掌上办”,率先探索互联网医院诊疗医保网上结算业务,实现门诊和住院费用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
奋进新征程,福建将继续高举医改旗帜,牢记嘱托再出发,加快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医保“急难愁盼”问题,在筑牢兜底保障、减轻就医负担和“药价保”集成改革上持续发力,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可靠、更充分、更优质的医疗保障,奋力谱写医保为民新篇章。(文/图 尹小兵)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