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老外在福建   |    直观中国    |    融播报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八闽文脉·创造 | 泉州古厝山墙上的独特风景
2023-03-27 10:20:55来源:学习强国编辑:姚鹿责编:尹小兵

八闽文脉·创造 | 泉州古厝山墙上的独特风景

晋江五店市朝北大厝(泉州文旅集团 供图)

  红砖白石双坡曲,

  出砖入石燕尾脊。

  雕梁画栋皇宫起,

  石雕木雕双合璧。

  ——黄金良《泉州民居》

  寥寥数语,就道明了闽南特有的建筑风格。

  闽南人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根据生活环境和审美情趣,建造了既沿袭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又极具地域特色的闽南建筑。

  闽南建筑不止有“里子”,更有“面子”。

  纷繁富丽、个性独具的红砖山墙与燕尾脊一起,构成了闽南建筑最重要的形态特征。

八闽文脉·创造 | 泉州古厝山墙上的独特风景

燕尾脊山墙色彩斑斓(吴宝烨 摄)

  在泉州不少老厝的侧面,有这么一座墙,它以红砖为底,以不同图案的山花为配,造型精美、色彩艳丽。

  这面沿着建筑短轴方向而布置的墙体被称作“山墙”,是最能体现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特征的建筑构件之一。

  时至今日,漫步在古城的大街小巷中,我们依然能看到那些被时光打磨过后散发着艺术气息与地域特色的山墙。

八闽文脉·创造 | 泉州古厝山墙上的独特风景

晋江五店市古厝山墙(泉州文旅集团 供图)

  各具特色的线条之美

  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被誉为“美丽的冠冕”。

  闽南传统建筑的屋顶呈现出多元化的形态,主要有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又分为单檐和重檐。这样一来,便有多种组合方式。

  庑殿式屋顶,由于屋顶陡峭、屋檐宽深、气势雄伟,在古代社会中被视为皇权和神权的象征,所以多用于宫殿、坛庙、重要门楼等高规格建筑上。

  泉州府文庙大成殿的庑殿式屋顶,代表当时传统建筑中规制最高的一种闽南建筑形式。

八闽文脉·创造 | 泉州古厝山墙上的独特风景

泉州府文庙(泉州文旅集团 供图)

  泉州庙宇部分为歇山式屋顶,如开元寺、崇福寺大殿是采用重檐歇山顶形式建造的。

八闽文脉·创造 | 泉州古厝山墙上的独特风景

崇福寺大殿重檐歇山顶,抬梁穿斗混合式砖木结构,檐前有四根八角形明刻龙柱,部分保存北宋木结构形式。(泉州文旅集团 供图)

  日常生活中,闽南的传统民居屋顶多为硬山式,悬山式多见于闽南山区。

  硬山顶山墙面因形如马背弓起,被称为“马背山墙”,闽南人常唤之为“箍头”。

八闽文脉·创造 | 泉州古厝山墙上的独特风景

圆形马背山墙(泉州文旅集团 供图)

  “燕尾脊”多用于主厝,装饰相对华丽,“马背山墙”则多用于护厝,二者相互结合,勾勒出一座古厝错落有致、层层叠叠的轮廓线。

八闽文脉·创造 | 泉州古厝山墙上的独特风景

燕尾脊是闽南最常使用的建筑形式。(泉州文旅集团 供图)

  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闽南古厝的山墙形态各异,各具特色。

  在泉州,山墙形式主要有燕尾型、几字规、单弧型、梅花规、马鞍规、尖角规。

  燕尾型作为最常见的形态,在脊线的两端翘向天际,洋溢着飞扬的生气。

八闽文脉·创造 | 泉州古厝山墙上的独特风景

承天寺的燕尾型。“燕尾脊”形如其名,屋顶正脊的线脚向外延伸时,岔开两个小脚,像极了燕子的尾巴,所以得名“燕尾脊”。(泉州文旅集团 供图)

  梅花规与单弧型则婉转柔顺,几字规拥有平稳的形态 。

八闽文脉·创造 | 泉州古厝山墙上的独特风景

科任村的梅花规,又称椭圆规,规带以三个弧形相连。(泉州文旅集团 供图)

八闽文脉·创造 | 泉州古厝山墙上的独特风景

新门街的单弧型,规带弧度平缓。(泉州文旅集团 供图)

八闽文脉·创造 | 泉州古厝山墙上的独特风景

几字规,规带呈“几”字型。(肖小俊 摄)

  马鞍规、尖角规则又迥然不同,呈现出气势锋利的特点。

八闽文脉·创造 | 泉州古厝山墙上的独特风景

晋江永和镇一民宅,左侧为梅花规,造型平缓;右侧为马鞍规,规带呈“马鞍”状。(肖世妙 摄)

八闽文脉·创造 | 泉州古厝山墙上的独特风景

北门街文胜宫的尖角规,规带直指朝天。(泉州文旅集团 供图)

  走在古城内,放眼望去,各式山墙映入眼帘,错落的线条勾勒出一幅别样的古厝屋脊风景线。

  古厝屋顶的视觉享受

  泉州的山墙,更抢眼的当属它的装饰。

  旧时工匠常常在山墙顶部进行装饰,于屋檐的夹角顺势而下,以绘画、木雕、浮雕、灰塑等形式装点山墙,形成了独具闽南特色的建筑风格。

  温暖而喜庆的红砖便是山墙的基础色,色彩瑰丽的山花与栩栩如生的图案交相辉映,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八闽文脉·创造 | 泉州古厝山墙上的独特风景

独特的山花造型(泉州文旅集团 供图)

  山花又称“浮楚”“楚花”“排头”,用泥塑、剪粘、交趾陶、彩绘或者彩色瓷片装饰。

  山花装饰源于中原传统图案,最早以鱼形为主,之后衍化成花草纹、吉祥图案和云卷纹等。

八闽文脉·创造 | 泉州古厝山墙上的独特风景

承天寺山墙上的如意云气纹,寓意“云如意头”。(泉州文旅集团 供图)

  认真一看,你会发现山花多是相互对称,题材也十分丰富,比如葫芦、云纹、宝瓶、螭虎、花篮、如意、镜子等。

  不同图案所代表的寓意不尽相同,造型也少有重复。比如,钱纹代表财富、蝙蝠寓意福气、花篮和宝瓶寓意平安吉祥等。

八闽文脉·创造 | 泉州古厝山墙上的独特风景

此处山墙装饰中有云纹、螭虎和花篮等元素,图案精美,蕴含“吉祥如意,飞黄腾达”等美好寓意。(泉州文旅集团 供图)

八闽文脉·创造 | 泉州古厝山墙上的独特风景

崇福寺的山墙装饰中有花篮和宝瓶等元素,寓意“平安吉祥”。(泉州文旅集团 供图)

  小小一面山墙,不仅造型多样、色彩绚丽,而且承载着闽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时,它也是闽南文化中一个独特的符号,是无数游子魂牵梦萦的乡愁。

  泉州的山墙在蓝天白云、绿树成荫的背景里,形成了连绵优美的轮廓线,将古厝建筑屋脊奇妙缤纷的色彩,展现在人们的眼中。

八闽文脉·创造 | 泉州古厝山墙上的独特风景

承天巷的山花装饰上镌刻有“民安”二字,寓意“国泰民安”。(泉州文旅集团 供图)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