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2023中国(厦门)国际休闲旅游论坛在厦门举办。此次论坛以“夜间文旅,焕新休闲新生活”为主题,邀请了境内外文旅业界的知名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人物齐聚一堂,探索“夜文旅”新业态,共话“夜经济”新格局。
论坛现场
当前,厦门紧紧围绕打造“文化中心、艺术之城、音乐之岛”的发展目标,从深化文旅融合等10个方面系统提出35项具体任务,着力打造高品位“体验旅游”、高质量“文化旅游”,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旅游休闲城市。在这其中,“夜文旅”新业态应运而生,“夜经济”建设如火如荼,一幅以夜间文旅焕新休闲新生活的旅游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主任戴斌认为,发展城市休闲旅游,应当要以游客满意为导向,不断提升旅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断提升投资机构和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以生态文明为导向,稳步构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新体系;要以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为导向,带领旅游业自觉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稳步提升广大游客和市民的文明素质。
“夜经济”的繁荣程度,通常被业界视为一座城市经济活跃度的晴雨表。华高莱斯国际地产顾问(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忠,以《夜色经济的进阶——世界一流旅游城市夜经济发展新趋势》为题发表主旨演讲。李忠认为,厦门在发展“夜经济”过程中,应该彰显“国际海洋强市”的夜IP,点亮国际海港夜魅力,讲好海上丝路夜故事,打造海洋科技夜秀场,抢占国际休闲城市“情绪夜波段”的“浪漫之夜”,打造科学与艺术融合的“高雅之夜”。
此外,华侨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谢朝武在论坛上分享了《中国旅游城市夜间经济发展的业态、模式与创新路径》。他提出,城市要发展“夜经济”,要坚持打造特色品牌,营造出符合城市气质的文化氛围;要积极构建“夜间+”和“+夜间”的多元业态融合模式,寻找、发掘地方夜间特色旅游资源;同时,要强化夜间经济的科技赋能,提升夜间消费聚集区智能化服务水平。
在随后举行的论坛圆桌对话环节,与会嘉宾们围绕“厦门夜色触手可及”畅所欲言,就“夜文旅”的行业趋势、人才培养、城市光影工程的打造、乡村夜经济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为加快厦门“夜文旅”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文/图 陈弈 李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