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季度末,莆田市水环境治理和绿色产业贷款余额超过200亿元 金融活水“贷”动绿色发展
南洋水系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获授信15.5亿元,莆田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三期项目发放固定资产贷款4.29亿元,平海湾海上风电项目落地碳减排贷款3.91亿元……
绿色金融,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金融业自身转型发展的长久动力源。莆田市以提升金融“含绿量”为目标,引导金融机构向“绿”而行,支持木兰溪从水患之河向安全之河、生态之河、幸福之河、发展之河转变,助力壮大新能源、绿色经济产业。一季度末,莆田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和新能源、绿色产业贷款余额超过200亿元,同比增长38.51%,高出各项贷款增速27.36个百分点。
助力水系水环境治理
初夏的木兰溪,绿水悠悠,生机勃勃。
木兰溪全流域系统治理的顺利推进,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精准浇灌。作为莆田唯一一家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莆田市分行设立木兰溪全流域系统治理金融服务工作室,并组建服务小组,创新打造“木兰溪+”系列信贷模式,开启从上游到下游、干流到支流的信贷支持历程,累计为木兰溪防洪工程华亭段、荔涵段、仙度段等多个项目建设发放贷款资金78亿元。
荔城区南洋水系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是农发行“木兰溪+”信贷模式的代表项目之一。南洋水系地处木兰溪南岸,河网密布、水系纵横。此前,由于河道周边地区污水收集系统建设滞后,南洋水系水生态脆弱,水环境不容乐观。项目启动后,该行主动靠前服务,提前介入项目策划方案,创新“木兰溪+水环境治理”支持模式,成功授信15.5亿元,目前已按工程进度投放贷款4.2亿元。
眼下,南洋水系多个考核断面水质指标达到地表水质Ⅴ类,水质持续改善。“在农发行的支持下,项目建设获得有力的资金支持,保障工程建设任务顺利推进,这才有了今天周边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及河道水环境的改善。”项目负责人王发树说。
据悉,莆田各金融机构积极开展项目对接和贷款投放工作,全力服务木兰溪全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农业发展银行先后为木兰溪华亭段、荔涵段、盖尾段防洪工程等12个木兰溪流域项目争取抵押补充贷款资金16.71亿元;农业银行向木兰溪绶溪片区综合治理及品质提升夜游项目,投放设备更新改造贷款4750万元;国家开发银行帮助木兰溪下游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项目,获得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2.6亿元。
一季度末,莆田市各金融机构共为木兰溪防洪工程华亭段、木兰溪防洪工程仙度段安全生态水系工程等29个木兰溪流域项目授信146.63亿元,融资余额71.38亿元。
创新绿色产品与服务
在莆田平海湾北部海域,一座座大风车矗立海面,风机叶片随风旋转,源源不断地提供清洁能源。这里是平海湾海上风电场所在地。
平海湾海上风电项目是东南沿海首个海上风电场,目前已投产发电。在项目快速推进、资金需求高峰期,农业银行莆田分行、中国银行莆田分行主动上门了解项目资金需求,开启绿色通道快速审批放贷,在一个月内完成审批工作,合计授信16亿元。
人民银行莆田市中心支行货币信贷管理科科长王亚勇说,作为莆田市新能源和绿色经济产业链金融支撑组组长单位,人民银行莆田市中心支行综合运用包括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在内的激励机制和政策手段,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光伏等产业项目的支持力度。截至4月末,人民银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政策,分别在莆田落地25.19亿元、21.58亿元,均居全省第二。
太阳能是人类取之不尽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总投资2.46亿元的迈锐新能源42兆瓦分布式发电项目,利用厂区内标准厂房屋顶建设光伏电站,用“活”闲置的屋面资源。兴业银行莆田分行为该项目提供1.5亿元专项信贷资金,并给予50个BP的利率优惠。据悉,该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提供电量4200多万千瓦时,年可节约标准煤1.3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3.49万吨。
近年来,人民银行莆田市中心支行以金融支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为主线,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提升绿色金融质效,创新适销对路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中国银行莆田分行、建设银行莆田分行分别推出厨余垃圾处置项目收费权质押融资、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等贷款模式,邮储银行莆田市分行、仙游农商银行分别创新莆田好鞋贷、益林贷等产品。同时,各银行金融机构还通过开设绿色通道、允许容缺办理、牵头组建银团等方式,持续丰富绿色金融服务内容。
截至4月末,莆田市重点产业表内外融资余额1021.69亿元,同比增长15.91%,比年初增加75.63亿元。其中,新能源、绿色经济产业表内外融资余额277.42亿元,同比增长23.72%。(记者 陈盛钟 陈荣富 通讯员 陈鸿毅)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