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通过全产业链重建、升级,尤溪金柑迈上高质量发展之路——“小金豆”成富民兴村“大产业”
2023年底以来,尤溪县管前镇、八字桥乡的金柑陆续上市,从山头采摘装车,运往全国各地。
站在管前镇的一座山顶上,记者看到,不少果树住进了设施大棚,犹如披上了“银甲”奔流在山间,一颗颗黄澄澄、油亮亮的果子挂满了枝头。果农们挎上篮子采摘黄金般的果子,脸上溢满丰收的喜悦。漫山遍野的“小金豆”,已然成为当地富民兴村的“大产业”。
育苗—种植—管理—加工—销售,尤溪县结合主产区管前镇的产业情况及尤溪金柑的发展现状,构建金柑产销标准化数字化体系,为传统产业强基健体,让金柑的“金色”成为当地推动乡村振兴的亮丽底色。
练好内功 严控品质
金柑是尤溪特产,又称“金橘”“金桔”“金豆”“金弹”“绿橘(尤溪方言)”。20世纪80年代,尤溪种植金柑2000多亩、10多万株,是全国金柑四大产区之一,作为“中国金柑之乡”,其产出的金柑获评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随着城镇化提速,劳动力流出加快,家庭个体式种植分散无序的特点越发突出,果品质量参差不齐,金柑品牌一度暗淡,销售渠道严重收缩,金柑产业面临“断流”的风险。
在看到一些外省的金柑主要产区大幅度缩减规模,甚至更换了其他产业后,尤溪县开始尝试以政府为主导,贯彻农业现代化经营理念,多措并举引导金柑产业健康发展。
在管前镇真地村,一个又一个金柑大棚鳞次栉比,宛若条条“银龙”舞遍群山。金柑种植大户王业樟正在自家的金柑园里忙碌采摘,但见其金柑个头硕大、品相匀称。
“对比之前,大棚为我们带来底气。”王业樟说,金柑冬季成熟,但十分怕雨怕冻,冻伤后,立马变质腐烂。而采用塑料薄膜大棚进行成片覆盖,不仅防雨,还可以给大棚增温,防寒抗冻、留树保鲜。往年当寒潮来袭,由于没有大棚保护,许多农户措手不及,金柑损失大半。
自2022年起,尤溪县把金柑大棚建设项目作为为民办实事项目,加大扶持力度,出台实施方案,划拨专项扶持资金300万元进行专项推进。
“一亩大棚建设费用大约3.5万元,政府补助1.5万元,个人只要出2万元。”王业樟指着自家的大棚向记者介绍,冷了就打开取暖灯增温,热了就掀开薄膜降温,干了就打开喷灌给果子“洗个澡”。即使寒潮来袭,农户们也没有后顾之忧。在政府推动下,尤溪县金柑大棚总面积从2021年的265亩增加到465亩,单这一项,大棚金柑收益就增长1051.9万元。
“种植环节的不规范,让金柑产业一度面临着不小的挑战。这促使我们主动探索规范化统一化管理。”尤溪县管前镇党委书记欧棣说。曾经由于缺乏统一管理,个别农户为抢占市场,在正常的成熟期之前就采摘、销售金柑,水果的品质和口感大幅降低,“尤溪金柑”的信誉和口碑受到不小影响。
一把发令枪下“起跑”
为了推动产业健康发展,尤溪县印发实施《金柑产业重点建设项目》工作方案,抓好金柑技术培训、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以及金柑质量监管体系全流程管理,规范销售市场,让农户实时查看金柑市场销售行情,确保全县金柑在一把发令枪下同时“起跑”,保障全县金柑整体质量。同时,通过政府搭台牵线,电商平台、专家团队、邮政快递、大数据管理联合共奏“服务曲”。
2023年底,第九届金柑文化旅游节暨开市仪式在尤溪县管前镇举行。仪式中,管前镇人民政府与福建供销高新技术产业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此次签约后,双方将在尤溪县管前镇共同搭建乡村振兴领域的产业体系、生态体系和经营体系,精心打造高质高效的新时代“供销+”模式,为政府增动能、为产业添活力、为农企农户创收入。
“要让果农的钱袋子鼓起来,‘产’‘销’是不能偏废的天平两端。在主题教育中,管前镇党委政府重点推动破解这一难题。”欧棣说。然而长期以来,多数果农以家庭为单位粗放式销售,经营分散,金柑果品标准参差不齐,售价受市场制约,价格波动大,一些农户由于信息不对称而被经销商刻意压价。销售经营上的短板制约了产业的扩大与村民的营收。
向“数字”要动能,助推金柑迈入“智慧产销”,是尤溪近年来探索出的破局之道。通过加强对外合作,尤溪县搭建金柑生产服务、产业检测认证、食品研发加工、交易服务、生产服务等资源整合平台,引资导流。同时依托金柑产业信息化推广展示中心县域经济传播与发展创新示范基地,将数字化运用于金柑销售,网格化提升产业规范和标准,通过云仓采集、分析、预警、纠正的强制分配系统驱动产业链通路循环,有效解决传统农产品流通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产需失衡和流通过剩。
截至目前,尤溪金柑主产区管前和八字桥两个乡镇共有金柑果农2600户,规模超过50亩的有170户,其中建成金柑大棚530亩,预计今年产值1.3亿元,真正形成了金柑特色产业集聚中心。(记者 方炜杭 通讯员 刘子豪 吴振湖)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