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老外在福建   |    直观中国    |    融播报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落地南平 填补碳计量产业空白
2024-05-23 11:22:53来源:福建日报编辑:姚鹿责编:尹小兵

  原标题: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落地南平,填补碳计量产业空白,破解我国自主标准难题——高“研”值“碳”新路

  走出高铁延平站,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大厦赫然映入眼帘。

  2023年8月,该中心正式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落地南平工业园区,成为我国第4个国家碳计量中心。

  如今,这里已会聚近100名“双碳”人才,成立全国首个碳计量专家学术委员会,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碳监测体系,上线“工业碳排放物联网监测平台”,完成“卫星对地观测下的森林碳指标监测体系标准”试点,在填补我国碳计量空白方面不断突破创新。

  汇智聚力破难题

  日前,记者走进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实验室,工作人员正为自主研发装备更好应用于新场景做准备。

  “这是全球首套中尺度二氧化碳通量探测激光雷达2.0版本,也是国碳中心落地南平后的重要科研成果,获得福建省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证。”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科技特派员、福建瑞碳光电精密仪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章振说,这套设备可应用于全方位温室气体排放监测、空间碳流量精准分析、智能气象探测及碳足迹追踪与识别,补足了碳监测体系的尺度空缺。设备用到的所有部件都由团队自主设计并在国内生产,能更好地支撑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省级科特派、南平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郑明月告诉记者,国碳中心落地南平,还得从两年前说起。2022年开始,空天碳公司成立,并以此为主体链接中国科学院、工信部赛迪研究院组建攻关团队,汇智聚力成为“碳”路者。2023年3月成功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碳排放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关键测量技术及标准研究”项目并落地南平。

  紧接着,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池天河教授团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夏海云教授团队等专家学者会聚南平,还带动多家“双碳”产业相关企业和高端装备产业化项目签约落地,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在这里有机融合。

  “定制化”助力转型

  近期,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正与南平铝业开展合作,为企业“量体裁衣”定制碳排放自动监测解决方案。

  “电解铝行业可能很快被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这时候,国碳计量中心的科研团队来助力,让我们应对低碳评价有数据支撑。”南平铝业总工程师路宝坤说。

  “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我们贴近产业做研发,突破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碳排放数据的采集难题,实现高效监测与准确核算。”空天碳科技项目经理黄为民介绍。

  除了南铝,国碳中心的技术团队立足南平辐射全国,还与南孚、安踏、宝钢、河北钢铁等企业积极对接,个性化定制更全面、智能的双碳管理服务。

  不仅在碳排放领域有突破,国碳中心在碳汇交易方面也添“新绿”。“我们团队结合卫星遥感、机载激光雷达等技术进行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并构建碳汇数据中心,建立精准的、可量化的森林碳汇监测指标体系,为碳交易宏观监测提供量化依据,拓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郑明月说。

  “目前,‘卫星对地观测下的森林碳指标监测体系标准’已在南平试点,将推广至全国。下一步,还将推动国家碳汇项目服务平台和大数据中心落地南平,探索山水林田湖草等多场景碳汇开发模式。”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办公室主任张斌介绍。

  人才库蓄新动能

  在国家碳计量中心大厦三楼的办公区,近九成专业技术人员是“90后”。产业新、人才新、技术新,为助力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目前,南平已在全省率先推出支持“双碳”人才队伍建设的措施,支持“双碳”领域科技型企业设立首席科技官,并设置福建南平国家碳计量创新研究院作为人才周转储备池。

  “在这里,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让我们跑出了成果转化运用加速度,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更多创新成果。”福建空天碳公司董事总经理项凤华介绍。

  不久前,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召开,现场签约10项双碳领域项目合作,新聘任来自全国各地的7位相关领域专家,进一步链接高端智库发挥人才优势。国碳中心还与瑞典环境科学院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建立国际标准体系、钢铁等行业EPD(环境产品声明)因子库建设方面开展合作。

  产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五一”前夕,郑明月带领团队完成了在中国计量大学召开的紧缺急需人才招聘面试工作,包含碳计量、碳足迹、碳金融等5个方向,为夯实高水平人才梯队建设、储备“双碳”产业优秀人才迈出重要一步。“眼下我们正在绿色经济发展下产生的新兴职业——碳排放管理员、碳排放咨询师等方面发力,牵头打造国家级培训基地,为全国‘双碳’产业人才培育提供助力。”(记者 姚雨欣)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