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第四次消费结构升级以来,各种新兴品牌纷纷涌现,涵盖了食品饮料、鞋服饰品、文娱玩具、家具家电、数码3C等各个领域。它们除了满足消费者情绪之外,多元化且细分的功能塑造,更是让这类产品的价格水涨船高。
但有这么一个行业,近30年来却鲜有新品牌的入局。它就是打印行业。
2024年5月亚洲3D打印增材制造展览会(TCT亚洲展)上,汉印率先推出了融合前沿3D打印技术的SJF-P380产品
国产打印机的突围之路:不破不立 另辟蹊径
随着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等新兴生活方式的兴起,家庭打印需求日渐旺盛,且已经脱离了传统的文档打印范畴,甚至于各类打印机已经隐隐有家电的属性。
比如收纳标识需求的标签打印机、教育需求的学习打印机、娱乐需求的照片打印机等等。这类打印产品虽然已有数码3C和小家电的影子,但价格相比新兴的数码家电产品则更低,究其原因和其行业特性及市场博弈有关。
时间回到2007年,这一年是中国打印市场的转折点,既是外资品牌发力的关键一年,也是国产打印品牌生根发芽的一年。
这一年,中国打印外设市场总体出货量首次突破1000万台,而在前一年的2006年,惠普推出商用喷墨打印机,紧跟着爱普生在2007年10月也启动了商用喷墨产品线。除了商用喷墨打印机以外,这一年三星推出了彩色激光打印机,并将价格控制在了2000元以内,紧接着富士施乐则推出了喷蜡打印机和LED打印机。
整个2007年,中国的打印市场都处在外资品牌的包围中,它们依靠领先的技术和深厚的品牌底蕴,牢牢地把控着中国打印市场。时至今日,中国的打印市场有一半以上的份额,依然由外资品牌占领着。
难道在打印这个高端赛道,中国人做不出自己的打印机吗?
也是在2007年,一些国产打印品牌正悄悄地崛起。它们有些是外资品牌在国内的代工,也有些是通过生产外资品牌打印机所配套的兼容耗材起家的。在这些品牌中,就有如今在打印市场占据重要位置的汉印。
汉印部分产品
彼时的汉印刚创立几年,正积极思考如何在这个赛道上立足。眼见打印行业一片泛红,几位创始人经过几个月的市场考察,决定进军“热敏打印机芯”这一细分赛道。
之所以选择这个赛道,一是汉印在热敏机芯的技术研发上已沉淀了数年;二是不论何种热敏类型的打印机,其核心都是热敏打印机芯;三是相比打印机的整机研发制造,以热敏机芯为切入点,聚焦核心技术的同时,能更容易辐射至其他商业领域。
虽然如此,但汉印热敏打印机芯市场的拓展,却面临着外资和国产的压力。
汉印的崛起之旅:小机芯 托起国产打印的荣光
2007年,机芯市场依然是由欧日韩品牌主导,其中机芯用量最大的收款POS设备也全是VERYPHONE、INGENICO等进口品牌。除了外资品牌的绝对优势之外,国内POS机品牌百富、新大陆、联迪、新国都才刚刚起步,同时其他国内热敏打印机芯品牌也在这一年陆续发力。可以说,汉印既面临着外资品牌可能存在的“围剿”危险,也面临着国内品牌的竞争。摆在汉印面前的问题,既有如何打开市场,又有如何突破热敏机芯技术壁垒,带来更佳的使用体验。
面对困境,汉印将全部资金投入到热敏打印机芯的研发中,并于2008年自主研发出PT481、PT485、PT486等一系列低电压机芯,取得两项实用新型专利、机芯年销售量突破10万台。
2009年,汉印在自研机芯的基础上,再次迈出一步,自主研发出MPT系列便携打印机。同年在便携打印机上取得三项实用新型专利,两项发明专利。
2010年,汉印又自主研制出一系列带自动切纸刀的微型打印机芯,同时在标签打印上取得十多项专利认证。同年机芯销售量突破170万台,占国内机芯市场近30%的份额。国外市场机芯销售量突破30万台。至2011年,汉印已成为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微型打印产品开发和制造商之一。
经过十年的努力,2018年汉印已走出国门,占据全球热敏打印机芯市场份额的24.9%。至2022年,这个比例已经提升到27%,连续5年全球销量第一。
随着汉印在热敏打印机芯领域的快速发展,使用汉印该类机芯最多的国内POS机品牌新大陆、百富、联迪也跻身全球POS机出货量的前列。
虽然热敏机芯和微型打印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这并未让汉印忘记“做中国人自己的打印机”的初衷和使命。
汉印打印生态布局:从创“芯”到打造中国人自己的打印机
掌握了热敏打印机芯的绝对核心技术,汉印不再满足于为打印设备提供核心部件支持,也不再满足于微型打印机的商业应用。
2012年,汉印正式进入热敏票据打印机整机市场,产品线对标日韩系。至2022年,汉印的面单打印机已广泛应用在快递物流领域,每10个快递面单中,就有4个是由汉印打印的。同年,汉印更是主导了国内首个电子面单打印机行业团体标准的订立。
2015年,汉印涉足条码打印赛道,工业级的条码打印机广泛应用于仓储物流、医疗健康、工业制造等领域;2019年汉印进军工业TTO领域,致力于食品、药品、日化、生活用纸等各类软包装的可变码打印;2020年拓展至数码印花领域,满足各类高速印花需求。
汉印智能打码产品
在布局了商业和工业领域的打印细分赛道后,2021年汉印开始三线并进挺入家用打印赛道。家用三大赛道分别是:满足娱乐需求的彩色照片打印赛道、满足办公学习需求的A4文档打印机赛道、满足家庭收纳标识需求的标签打印机赛道。
时至今日,汉印基于热敏机芯的技术突破,陆续开展工业、商业和家用三大领域的打印生态布局,并在热敏打印、热转印打印、喷墨打印、激光打印等各个领域都实现了技术突围,形成“核心打印机芯创研+整机智造”的研发模式。汉印每年在打印相关技术上的研发投入,占其营业额的8%。科技创新是汉印引领打印行业国产化的不二法宝。
2024年,为响应国家新质生产力和科技创新的号召,汉印入局增材打印(3D打印)赛道,并创新性使用选择性喷射熔融(SJF)、选择性激光熔化(SLM)、立体光固化(SLA)、选择性区域光传输(LCD)等技术。目前,汉印的3D打印机已应用在工业制造领域和消费领域。
打印行业是一个高门槛、高投入、回报周期较长的行业,加之打印行业长期陷入技术封锁和低价抢占市场的怪圈,导致近30年来鲜有品牌入局打印行业。而以汉印为代表的国产打印品牌,通过数十年的努力,正逐步打破行业的垄断,并进一步倒逼行业相关品牌进行技术创新。未来,打印行业将在以汉印为代表的国产品牌引领下,迎来行业的洗牌,也将进一步实现产业的升级。(文/图 吴雯婷)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