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泉州市人大常委会在全省率先探索——用AI给规范性文件做“体检”
当人工智能遇上备案审查,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近阶段,泉州市人大常委会在全省率先探索运用AI大模型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构建“人工+AI”双重审查机制,促使审查效率和精度进一步提升。
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是宪法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是各级人大常委会履行监督职责的一项重要工作。“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出台的规范性文件,直接关系着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人介绍,“然而在调研中发现,市、县两级人大备案审查专业力量都较为薄弱。”
如何让有限资源发挥更大效能?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把目光投向了人工智能。
“以审查涉及房屋拆迁补偿的文件为例,通过AI大模型审查,不仅能快速比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等相关法律,还能精准识别出条款冲突。”该负责人展示了运用AI大模型开展审查工作的成效——哪些条款和上位法冲突?潜在法律风险等级多高?该怎么修改?这些过去需要人工查阅大量相关法规、耗时数天的工作,AI大模型仅用短短几分钟“即可迅速核对法律条文、快速揪出隐藏文字陷阱、自动生成体检报告,大大提升审查效率”。
据介绍,有了AI助力,泉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探索形成“双重审查、综合研判”机制:第一步先进行人工初筛,聚焦明显违法或不适当的问题,快速排除文件“硬伤”;第二步把规范性文件上传至AI大模型进行“深度扫描”;第三步针对AI标记的风险点,再组织有关方面一起“会诊研判”。例如在审查一份涉及产业用地先租后让的规范性文件时,就先运用AI大模型进行评估,发现存在着政府自由裁量权过大的风险,并建议参照浙江等地出台的类似文件,增加“第三方评估程序”。法工委第一时间会同相关部门对此进行分析讨论,确认了AI指出的法律风险确实存在,相关的修改建议也被部门及时吸纳。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规范性文件审查,为维护国家法制统一拓展了新的路径。”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在全市各县(市、区)人大推广‘人工+AI’双重审查新做法,为科技护航法治泉州建设作出新的贡献。”(融媒体记者颜雅婷 通讯员林航)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