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老外在福建   |    直观中国    |    融播报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福州加快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2025-05-13 09:42:34来源:福州日报编辑:尹小兵责编:

  原标题:福州市“五全”招商系列报道之五 福州加快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招大引强亮点频现 “诗和远方”触手可及

福州加快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游客在三江口植物园兰花温室赏花。记者 石美祥 摄

  走进三江口植物园,一期项目已建成投用,人流如织;二期将进一步完善园区体系,建设西入口广场以及杜鹃园等多个主题园区,计划2026年底竣工。

  近年来,福州市文旅经济呈现供需两旺、高开稳走的强劲发展态势,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福州市通过精准招商、项目带动、业态创新等举措,持续做大做强做优文旅经济。

  招商“强链”,重大项目是文旅产业发展的“压舱石”。依托闽都文化资源,市招商办协调项目策划、要素保障、土地配置等关键环节,全力以赴招商引资、推动项目落地,成果斐然。

  走进位于仓山区城门镇东塔路南侧的世界茶文化交流港项目现场,一派繁忙的施工场景。据了解,项目的基础阶段施工已冲出“正负零”,转入主体施工阶段,预计年底封顶、明年6月建成投用,助力福州新时代“世界茶港”建设。

  世界茶文化交流港项目由福建春伦集团打造,在春伦茉莉花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原址建设,占地面积2.13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0亿元。“整体定位为产业科技文化综合体、国际性茶叶产业集群,以茶文化为特色,以茶产业服务平台为基础,以未来茶科技体验为重要手段,打造世界级茶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示范区。”福建春伦集团董事长傅天龙说。

  根据规划,世界茶文化交流港注重世界茶文化体验,打造集吃、喝、游、娱、学于一体的茶文化旅游目的地。“在这里,茶文化将与音乐、美术等各类文化艺术跨界交融,碰撞出新式茶文化艺术与产品,持续培育茶文化创新力,打造集工作、学习、生活、休闲于一体的4.0版活力创新社群。”傅天龙说,各级政府部门给予该项目很大的关心和帮助,经常上门服务,“我们将加快建设,力争早日完工”。

  政策“补链”,优化营商环境,夯实产业基础。福州市先后出台《关于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福州市文创旅游产业链行动方案》等政策,明确文旅产业发展路线图。2024年,《福州市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扶持措施(2024—2026年)》印发,推出景区评级奖励、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支持等多项具体措施。

  业态“延链”,创新产品供给,激发消费活力。得益于重点项目的建设,福州文旅产品未来还将上“新”,融合业态发展,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将来,游客落地福州,可一站式体验福州传统工艺品瑰宝——脱胎漆器、软木画、寿山石雕的魅力。正在建设的福州三宝城项目位于国货路六一路口,总用地面积约7.3万平方米,以“水聚百工,三福三宝”为规划理念,将打造海丝与地域文化、福厝与现代建筑、街巷与立体慢道三重特色的福州新地标。

  元宇宙技术深度赋能城市生活。作为全国首个城市元宇宙基础设施建设平台,闽江之心“福元宇宙”商圈启动建设,将覆盖闽江之心及其周边共20.2公顷区域,在实景街区的基础上,对每一栋建筑及公共空间进行增强现实技术的创意展示,形成现实场景+虚拟影像的创新性融合体验。“预计2025年完成一期工程,未来两年向整个闽江之心片区拓展,全面赋能商业生态升级。”项目相关负责人说,未来市民游客可通过手机应用程序,畅享集沉浸式游览、智能化购物、多元化娱乐及社交互动于一体的元宇宙商圈服务,解锁休闲娱乐新体验。

  一流的营商环境、广阔的发展前景,让福州成为文旅投资的热土。在2024年福建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上,福州推动30个文旅招商合作项目签约,总金额265.85亿元,签约数量和上台签约金额居全省前列;举办上海文旅招商推介会,促成8个文旅项目签约,总金额超15亿元。

  市招商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福州文创旅游产业链已形成规模效应,重点推进福泉壹号温泉文旅综合体、世界茶港城等247个优质项目,总投资规模达836.06亿元,产业集聚效应显著。下一步,将围绕“强链、补链、延链”目标,持续优化文旅产业招商图谱,重点招引具有产业引领性、业态创新性的标杆项目,推动文旅经济向价值链高端攀升,为福州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培育新动能。

  5月18日,2025中国福州国际招商月启动仪式暨“万商云集有福之州”全球招商大会将在福州举办,更具活力、更加开放、更有魅力的有福之州正期待更多来自世界的宾客共赴盛会、共享商机。(记者 燕晓)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