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老外在福建   |    直观中国    |    融播报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三明沙县探索碳票跨区域交易 生态红利带动村民福利
2025-05-30 09:55:15来源:福建日报编辑:尹小兵责编:

  原标题:三明沙县积极探索碳票跨区域交易——生态红利带动村民福利  

  5月26日中午,三明市沙县区高桥镇黄溪坑村的长者食堂飘出阵阵饭菜香。屋外暑气渐浓,食堂内却凉爽宜人,老人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惬意地用餐。“以前夏天来吃饭会热得一身汗,这两天刚装上空调,中午吃饭舒服多了。”70岁的王季熺笑着说。

  这份舒适的就餐体验,得益于一次特别的交易。“前不久通过碳票交易,村里获得了将近3万元收益。”黄溪坑村文书吴章连介绍,这笔收入绝大部分都用在长者食堂的运营和乐龄学堂的设备购置上,提升了村里老人的用餐和教学条件。

  同样享受到碳票绿色红利的还有沙县区夏茂镇坡后村。

  今年3月,上海景龙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10.04万元认购三明市沙县区6693吨林业碳票碳减排量,用于抵消湾谷科技园碳排放,实现了“双控”路上的率先探索,开创了上海民营企业首次参与三明跨区域碳达峰碳中和交易的新范式。

  在这笔交易中,坡后村成功交易1000吨林业碳票碳减排量,收入1.5万元。村里把这笔钱投入村宅间道路硬化,给村民出行带来便利。

  “碳票跨区域交易不仅为当地企业提供了碳中和的解决方案,还使村集体获得可持续收益反哺生态管护,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福建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交易部经理詹光丹说。

  近年来,沙县区积极探索生态价值实现转化路径,抢抓沪明对口合作契机,以“政府搭台、平台赋能、村企共赢”模式,积极推动跨区域交易,为生态功能区探索出可持续的“造血机制”。自2019年以来,三明已累计开发碳票项目62个,核定碳汇量126.6万吨。福建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运营两年多来,累计成交标的5940宗,成交额44.33亿元,平均溢价率14.03%,实现溢价增收和节约资金累计3.5亿元。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优化平台功能,全力构建以生态产品为主,融入农村产权的数字化、智能化‘一网全交’平台,有效激活生态资源价值,推动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詹光丹表示。(见习记者 庄紫怡 通讯员 吴伟 林文晶)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