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霞浦柏洋:“桃”出富民新产业
仲夏时节,霞浦县柏洋乡董墩村的蟠桃种植基地迎来采收旺季,果农穿梭于葱郁桃林间,将饱满鲜嫩的蟠桃分拣装箱。
近年来,柏洋乡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董墩村自2014年起种植水蜜桃和蟠桃,目前种植面积已近百亩。“我们园里种了六个品种,从5月1日首批小油桃开摘。现在是小蟠桃的成熟期,接下来是毛蟠桃,再之后是大蟠桃。小油桃定价每公斤30元,其余品种统一每公斤40元。”种植户刘郑义介绍道。
除了按市场订单及时采摘发货销售外,刘郑义告诉记者,每年3月桃花盛开期,果园会免费开放,不仅能亲自体验摘桃乐趣,还可免费品尝鲜果。“周末人气最旺的时候,一天来采摘的人数可达四五十人。一天光采摘销售出的蟠桃能达150多公斤。”刘郑义笑着说。
谈到采摘新模式,刘郑义表示,这还得益于新建的避雨大棚,有效降低了南方雨季蟠桃的裂果率。“有了大棚,采摘期至少延长半个月,以前最多持续十五天,现在能维持一个月。”刘郑义说。
2019年,刘郑义返乡创业,引进小蟠桃等早熟品种。该品种成熟早、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广,非常适合当地种植。然而,2022年夏季的持续强降雨天气叠加台风灾害影响,使当年果园产量骤减八成以上,损失严重。
面对困难,柏洋乡政府和霞浦县农业农村部门多次实地察看,邀请专家为蟠桃种植提供“精准处方”,引导企业推行大棚避雨栽培模式。考虑到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柏洋乡政府通过下属国企入股方式注资65万元,助力建设避雨大棚。
“我们支持本地特色水果产业,不仅为村民推广新品种,也为他们增添稳定收入。”柏洋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陈华峰说,避雨大棚建设以后,当地蟠桃的产量显著提高,乡亲们的获得感也更强。
如今,柏洋乡依托专业合作社统一管理,实现标准化种植与病虫害防控,有效提升果品品质与产量,亩产可达600公斤,亩均产值约2.4万元。随着蟠桃产业进一步做优做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茹捷 陈伟滨 张羽)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