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老外在福建   |    直观中国    |    融播报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漳州:以文明之笔 绘就乡风新貌
2025-07-10 09:45:25来源:福建日报编辑:尹小兵责编:

  原标题:漳州围绕“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总体要求,探索乡风文明建设“新路子”——以文明之笔 绘就乡风新貌

  行走在龙江大地的广袤乡野中,放眼可见村容整洁、院落有致、邻里和睦,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近年来,漳州市将文明乡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系统谋划高位推动、创新载体激发动能、补齐短板提升品质、精准突破见实见效,一幅以“文明乡风”为鲜明底色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在长泰区林墩办事处林溪村,“如有族人敢吞肥公银、公租及抏欠、短纳,公革,不许入祠堂”这条祖训被放在了新修订的村规民约的第一条。

  “将符合新时代社会价值观的好乡风、好文化传承下来,推动乡村治理向好向善。”林溪村党委书记林国发说。

  耕读传家、诗书继世。近年来,漳州从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出发,聚力措施、阵地、队伍三项建设,打出文明乡风建设组合拳。

  漳州相继印发《漳州市深化乡风文明建设工作方案》《关于推进文明乡风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漳州市文明乡村建设专项小组会商机制》等文件措施,出台党员干部、公职人员移风易俗约束性规范和倡导性标准;在全市2103个村均建立起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等“一约四会”;建成16个县级实践中心、132个乡镇(街道)实践所、2103个村(社区)实践站,并延伸拓展建设183个实践点;着力推进首批6个省级文明实践单位、45个市级文明实践单位提质增效。

  以思想价值引领涵养淳朴民风、播撒文明火种。漳州组织“百名新时代宣讲师”、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走进田间地头,用“百姓话”讲好“家国事”,累计开展宣讲活动2000余场次,覆盖群众超万人。特别是2023年以来,全市组织移风易俗“三好”典型深入乡村分享交流经验心得超1万场次。

  同时,挖掘本土传统文化,围绕“田园都市、文化名城”目标,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实施“用闽南文化点亮千年漳州古城”行动计划和闽南文化建设“十大工程”,启动“戏剧进乡村、文化促振兴”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阵地开展活动,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以文化活力滋养乡风文明。

  乡风文明的建设成果,也体现在“穿衣戴帽扮靓丽”的图景中。目前,漳州的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无害化卫生厕所均实现行政村基本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75.33%,长泰、东山基本实现全域无裸房。去年来,全市共建设“五个美丽”项目7660个,农村居住品质持续提升。

  在环境整洁的基础上,漳州优化乡村空间布局,盘活资源,为文明乡风注入新内涵。全市乡村推进“老旧破危”房屋拆除和历史违建清理,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和闲置宅基地。拆出来的空间,则规划建设成村民活动广场、口袋公园、文化长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成为凝聚人心、传播新风的重要阵地。

  修缮保护传统建筑,建设村史馆、家风家训馆。云霄县下河村将百年古厝活化利用为“孝廉文化教育基地”,定期开展主题活动;平和县将“阳明文化”融入乡村景观与治理,弘扬心学理念中的向善力量。文化地标成为凝聚乡愁、教化乡民的精神家园。

  针对人情攀比、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沉疴现象,漳州制定了红白事宜操办规模、酒席桌数、礼金数额等标准和约束性规范。2024年以来,全市通过丧事简办、喜事新办共节约资金近500万元;以“文明实践我行动”“文明祭祀”“抵制高额彩礼 倡导文明婚俗”等主题开展宣传活动5700余场次,以方言土话开展移风易俗文艺演出100余场次;在全市635个村(居)建设生命公园,可提供60多万个穴位,满足农村群众今后30~50年的安葬需求。

  随着漳州市文明乡风建设工作不断深化,陈规陋习逐渐破除,龙江大地迎面拂来阵阵文明新风,一幅以文明为底色的乡村振兴画卷正越绘越美。(杨凌怡 章文)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