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霞浦三沙镇:山海共舞文明曲 治理赋能渔港兴
近年来,以“党建引领、产业提质、乡风塑魂、治理增效”为路径,霞浦县三沙镇不断探索沿海地区文明乡镇创建新范式,2025年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
在文明乡镇创建工作中,三沙镇高位统筹推进全域协作。镇领导班子牵头成立专项创建小组,构建“镇班子包村、村书记包街巷、党员干部包区域”三级网格,召开专题推进会20余次,将创建责任细化至每个角落、每位干部,形成“层层抓落实、人人有责任”的攻坚格局。同时,依托3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创新开展“书记讲党课、干部讲政策、模范讲事迹”特色宣讲活动,2024年累计举办理论宣讲超300场,覆盖群众5000余人次。常态化开展“我们的节日”等文化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浸润人心,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群众文明素养,为文明乡镇创建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产业融合育动能,三沙镇全力激活发展新引擎,夯实物质基础。以渔港经济为突破口,三沙镇立足闽东渔场核心区,建成疏港路、中心渔港扩建工程,规范管理1600余艘渔船,2024年水产品产量7.1万吨、产值18.23亿元。打造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培育23家紫菜育苗—养殖—加工全产业链企业,开通三沙至台北货运航线,渔业富民效应凸显。同时,通过文旅融合打造特色品牌。整合花竹“中国观日地标”、东壁“醉美落日”等资源,建成7.6公里山海光影步道,串联形成光影公园,2024年接待游客260万人次、旅游收入5.3亿元。培育“一村一特色”民宿230余家、床位3000余张,年住宿收入破亿元,构建“光影经济+海洋文化”发展模式,实现生态资源向经济效益转化。
乡风文明新风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软实力”。通过构建“1所31站”文明实践网络,三沙镇广泛凝聚志愿力量,610名注册志愿者活跃在乡村一线,开展“美丽示范家庭”“最美村庄”评选等活动343场,受益群众4000余人次。将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形成“全民参与、共建共享”格局。深入推动实施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累计拆除乱搭乱建200余处,改造街巷30余条,建成“绿盈乡村”示范点5个,推行“垃圾分类积分制”,调动村民参与环境治理积极性。如今,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三沙镇获评“省级生态优美乡镇”,村镇“颜值”“气质”双提升,绘就乡风文明新画卷。
为完善长效机制,三沙镇多举措为乡村治理注入源头活水。建立镇村干部结对帮扶机制,三沙镇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完善农村书屋、文体活动室等设施20余处,开展“送戏下乡”“非遗传承”等文化活动50余场,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点亮群众精神家园。依托网格化管理,三沙镇整合综治、环保、民生服务功能,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20余件,矛盾纠纷调解率达98%以上。
三沙镇文明创建实践充分印证了“党建引领是核心,产业融合是支撑,乡风培育是灵魂,治理创新是保障”的宝贵经验。未来,三沙镇将聚焦“智慧渔港”“数字文旅”,探索“文明创建+基层治理”数字化路径,推动文明创建工作常态化提升,为沿海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的“三沙经验”。(记者 陈薇)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