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南靖县对150座未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土楼进行确权 为土楼办理“身份证”
日前,南靖县书洋镇石桥村的村务公开栏上贴出了一张告示,对村里一座民国时期的土楼——顺裕楼中的7户村民办理不动产权证书进行公示。
南靖位于漳州西部,因土楼而闻名,有多座土楼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素有“土楼王国”的美誉。如今,在南靖县书洋、梅林两镇的青山绿水间,150座未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土楼正在陆续确权。当地通过精准测绘、权属确认等一系列规范程序,已为62户土楼居民办理了不动产权证书。
确权是保护的前提
南靖土楼建筑形态丰富多样,有圆形、方形、椭圆形、八角形等多种形状,内部空间布局精巧,是家族聚集而居的缩影。2008年,书洋镇和梅林镇的田螺坑土楼群、怀远楼、和贵楼、河坑土楼群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让南靖土楼声名远播。
除了世遗土楼之外,全县还有164座保存相对完好的“非世遗”文保级土楼,主要集中分布在书洋、梅林等西部山区乡镇。这些土楼建造年代从明清延续到上个世纪80年代,保护级别涉及省级、市级、县级等多个层次。由于历史原因,它们大多没有办理产权登记。
“这些土楼本质上就是当地村民世代居住的普通民居。”南靖县不动产权登记中心负责人刘毅说,土楼使用的土地均属农村宅基地,属村集体所有,使用权人均为村民个人,大部分集体土地未确权,所有房产均未登记。由于产权不明晰,在土楼的保护、利用、传承与推广中时有纠纷发生,土楼确权登记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明确土楼的产权归属是土楼保护及活化利用的首要前提。”南靖县自然资源局局长陈武艺说,只有产权清晰,才能确定由谁来承担保护责任,制定合理的保护措施,并有效防止因产权不明而导致的随意破坏、不当开发等行为。
经过梳理,南靖县选择了土楼较为集中的书洋镇、梅林镇150座土楼作为确权的目标。这些土楼的建造年代,最老的为始建于清顺治七年(1650年)的书洋隆兴楼,最年轻的为梅林磜头向阳楼,其他大多数为上百年的土楼。
因地制宜解决难题
书洋镇南溪村是省级传统古村落,村里坐落着多座土楼。其中,善德楼是一座始建于清朝末年的前三层、后四层方形土楼。
今年60岁的简清汉,在善德楼里拥有多间房,一家人住在其中。之前,他想请人维修或有人想租赁时,都因产权不明晰难以推进。
“土楼初建时一般按户分配房子,我们在现场踏勘调查时,发现简清汉虽然只住在一楼的一间房子里,但其申请办理确权的却有多间。”书洋镇自然资源所所长王涛说,他和同事一起查询村里的材料、族谱,并走访同住土楼的长辈后得知,数十年前,土楼房子进行重新调换分配时,其父辈已获得申请办理确权的这些房子。通过公示后,当地为简清汉办理了不动产权证。
“祖先留下的房子终于有了合法身份,这下可以放心地修缮保护了。”简清汉拿到产权证时激动地说。
“土楼确权工作面临着多重挑战。”刘毅说,首先是产权关系复杂。很多土楼都有上百年历史,其间经历过多次分家、继承,原始产权凭证早已遗失。其次是公共空间权属不清,土楼内的走廊、天井等公共区域的使用权如何界定是个难题。此外,部分土楼闲置率较高,部分村民对办理确权登记的积极性不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南靖县组织专业测绘团队,采用先进测量技术对每座土楼进行精确测绘,建立完整的空间档案;成立由自然资源、住建、文旅等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深入各村收集土楼历史资料,梳理产权脉络。具体操作中,当地坚持“尊重历史、照顾现实”的原则,对能够提供完整权属证明的,依法依规办理;对权属存在争议的,先调解后确权;对确实无法确定权属的,暂缓办理并做好记录。
赋能土楼活化利用
近年来,随着南靖县土楼确权工作的推进,土楼的活化利用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在书洋镇田中村,经过确权的土楼,经活化利用后被打造成“田中赋”景区,成为展示土楼文化的重要窗口。这里不仅有传统的土楼建筑展示,还设置了摄影艺术长廊、宗族与民俗博物馆等现代文化空间,让游客在领略土楼建筑魅力的同时,深入了解其承载的文化内涵。
“有了产权证,土楼可以通过赎买、租赁、托管、合作经营等多种方式开发利用。”南靖土楼管委会工作人员说,以往企业只能通过租赁方式使用土楼,现在可以通过正规渠道获得土地使用权,大大增强了投资信心。
当地金融机构也积极介入,书洋镇高溪村、奎坑村等与当地农信社、农业发展银行签订合作协议,获得金融助力,为土楼活化利用提供资金支持。
“强化部门间的协同合作,合力加快推进土楼确权工作,确保做到应登尽登,进一步推动土楼资源的活化利用,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力。”南靖县主要领导说。(报业集团记者 萧镇平 通讯员 李小琴 郑文强)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