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老外在福建   |    直观中国    |    融播报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厦门同安:秉持“织补”理念 打造“活态古城”
2025-07-14 10:15:19来源:厦门日报编辑:尹小兵责编:

  原标题:秉持“织补”理念 打造“活态古城”同安区努力打造文化场景、产业场景、生活场景、消费场景于一体的闽南古城文化展示区

厦门同安:秉持“织补”理念 打造“活态古城”

同安历史陈列馆已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同安区文旅局 供图)

厦门同安:秉持“织补”理念 打造“活态古城”

同安区第一实验小学学生参观同安历史陈列馆。(通讯员 陈锦霞 摄)

  近日,我市首次认定并公布厦门市历史地段,同安区“三秀-后炉”“原银城啤酒厂”两处榜上有名,其中“三秀-后炉”历史地段位于同安古城中部,蕴藏着丰厚的物质文化遗存和珍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此次认定为当前正在推进的同安古城有机更新注入了新动能。

  3月成立的同安区古城片区工作指挥部,成为推动古城更新的强劲引擎。眼下,该指挥部坚持“修旧如旧、最小干预”原则,从保护古城建筑和历史原真性出发,对古城部分历史街区、滨水景观和重要节点实施更新改造,持续推动同安古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资源活化利用、业态提质升级、文旅融合发展。

  守护历史地段 打造文化地标

  “三秀-后炉”历史地段是构成同安古城市井烟火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这里是同安县城重要的商业中心和交通要道,整体尊崇“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营建格局,至今保留着传统商业文化和民俗气息。

  作为同安五古街之一的后炉街串接着太守巷等其他历史街巷,东侧连接同安县衙旧址,西侧连接古厝民居群,整体空间肌理和街巷保存较好。地段内建筑具有鲜明的闽南地方特色,古厝、灰瓦、红砖、石板等元素处处可见。

  同安最新打造的文化地标就坐落于此。7月初,同安历史陈列馆正式开馆,位于三秀路56号。该馆面积约2403.48平方米,汇集珍贵文物、历史图卷与创新展陈,系统梳理和展示同安的历史变迁与文化成就。

  该馆共设三层展区,每层主题各异,一馆看尽银城千年历史。一层“千年回望”,以全息投影重现许濙开疆壮举,沙盘光影秀演绎同安建县历程;二层“逐海弄潮”,梭船模型诉说航海传奇,互动电子墙展示两岸往来书信;三层“时代同安”,AR技术呈现同安近现代奋斗历程及发展成果。

  厦门同安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同安历史陈列馆由1957年爱国华侨捐资修建的银城影剧院改造而来,曾是同安标志性建筑,现通过活化利用,市民游客可更方便、更具象地感受同安历史文化。

  如今,同安古城不仅是荟萃同安县衙旧址、孔庙、古城墙等历史古迹的宝地,也是落地各类文化旅游活动的阵地。近段时间,“厝檐下的诗行”学生诗歌展以及高考祈福等多种活动在同安县衙历史文化园举办,厦门“同安古城杯”龙舟邀请赛在东西溪开赛,进一步擦亮“千年银城 四海同安”文旅品牌。

  专家护航项目 激发古城活力

  作为厦门唯一完整古城格局,同安古城着力从“历史资源”向“文旅融合特色度假目的地”转变。今年4月,同安古城历史文化街区入选第六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

  同安区古城片区工作指挥部按照“小步快走,久久为功”的节奏,已策划推动首批9个拟开工项目,涵盖历史景观改造、老旧街区更新和历史建筑修缮等多个领域,让这座承载无数故事与记忆的古城焕发新生机。与此同时,通过成立同安古城有机更新专家顾问团,对项目设计和实施开展陪护式指导服务,确保有机更新项目在风貌保护、建筑景观上的一致性和可行性。

  同安古城有机更新专家顾问团团长、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黄庄巍表示,同安古城更新改造应秉持“织补”理念,尊重原真性,避免大拆大建与商业化,分类修复建筑,恢复骑楼风貌,打通人文轴线。目前,大部分项目已通过专家评审论证,其中,松柏林中路及周边更新项目、松柏林老旧街区更新项目、同新路老旧街区更新项目将力争在今年内开工,届时将针对相应路段两侧建筑进行风貌整治及结构加固,营造古今交融的视觉效果。

  “我们将努力打造文化场景、产业场景、生活场景、消费场景于一体的闽南古城文化展示区,有过去的老风貌、有当下的烟火气、有未来的新经济。”同安区古城片区工作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同安古城有机更新的目标,不仅是厦门闽南传统文化的传承地、服务设施完善的旅游目的地,更应该是人居环境良好的传统社区,为此将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历史遗产与现代生活融合,打造“活态古城”。(记者 林健华 通讯员 余雪燕 张荣玲)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