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耕海牧渔再出发 泉州2049艘渔船昨日起航,各地开渔主题活动丰富多彩
锣鼓喧天,汽笛长鸣。8月16日12时,泉州结束伏季休渔,千艘渔船带着收获的期盼,解缆起航,驶向大海。(融媒体记者陈英杰 摄)
8月16日12时,为期3个半月的伏季休渔结束,我市2049艘渔船从各渔港起航,奔赴大海,开启新一轮的耕海牧渔。
为迎接一年一度的海洋盛事,我市沿海县(市、区)精心策划了渔家非遗展演、鲜美渔宴、电竞嘉年华等形式多样的开渔主题活动。渔旅融合的全新体验,让市民群众全方位感受海洋文化的独特魅力。
伏休期间,我市市、县两级海洋渔业部门加强包片督导管控,与海警、公安、海事等部门联合开展“海陆空”立体执法巡查,并开展渔船安全大检查、船员培训和开渔前安全警示教育活动。
石狮 打造“电竞开渔日”
“呜!”8月16日正午时分,随着此起彼伏的汽笛声响起,沉寂数月的石狮市祥芝国家中心渔港瞬间焕发生机,数百艘渔船迎着阵阵鼓乐声、鞭炮声,拔锚起航,浩浩荡荡驶向广阔的渔场,开启新一轮的耕海牧渔之旅。
是日,2025年福建省开海文化季(泉州分会场)暨第三届泉州(石狮)电竞嘉年华——2025年和平精英福建省村镇赛在泉州石狮祥芝国家中心渔港举行,将数字电竞与海洋文旅深度融合,大胆突破传统开渔活动的单一模式,创新性地将和平精英福建省村镇赛引入开渔活动场景,打造出别具特色的“电竞开渔日”。活动现场,观众既能目睹开渔时刻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壮观景象,又能感受电竞比赛的紧张刺激。
据了解,和平精英村镇赛是电竞行业的一大创新赛事,该项赛事首创“村镇+电竞”模式,通过数字技术打造电竞村镇赛,推动乡村文旅融合发展,提升文旅产品竞争力,助力乡村振兴。自2023年试点启动以来,该系列赛事已举办超过800场,覆盖全国各地600万名“小镇青年”。
晋江 品味海洋盛宴
8月16日,晋江2025年“潮涌晋江·渔悦万家”开海文化季启动仪式暨2025年开渔活动在晋江深沪国家中心渔港举行。此次开海文化季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涵盖乐购消费、美食体验、探海研学、非遗传承、文化融合等多个领域,致力于为市民和游客打造一场全方位、沉浸式的海洋盛宴。
活动现场,“渔港华章”海洋风情文化展演率先开场。二十四节令鼓《潮鼓和鸣》激昂奏响,歌曲《深沪游龙》与旱地龙舟表演配合默契,非遗《深沪褒歌》曲调悠扬。当天中午12时,七彩烟幕飘扬升空,万笛齐鸣响彻深沪港,为期3个半月的伏季休渔结束,晋江400多艘渔船带着渔民的美好愿景,从码头扬帆有序起航,再现百舸入海的盛况。
近年来,晋江坚持生态优先,严格执行伏季休渔制度,实施海洋生态修复工程,让碧海蓝天成为当地最美的底色。晋江还通过科技赋能推动渔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不仅实现远洋渔业扬帆远航,水产精深加工更是突破百亿大关。同时积极推动三产融合,打造出鲍鱼科技研学观光园等特色项目,让海洋经济持续焕发新活力。
惠安 感受渔家风情
8月16日上午,惠安县崇武国家级中心渔港内,汽笛轰鸣震彻云霄,彩旗迎风猎猎。随着“惠渔扬帆·鲜跃蓝海”2025年福建省开海文化季泉州分会场(惠安)活动启动,全县526艘渔船向各大渔场进发,拉开惠安新一轮“耕海牧渔”的壮美序幕。
与传统开渔仪式不同,此次开海文化季打造沉浸式渔文化嘉年华,让市民与游客深度感受渔家风情。百名渔民身着传统服饰,开展开渔民俗巡游;惠女编织渔网、渔家角力等非遗展演轮番上演,生动还原渔村生活场景;原创舞蹈《惠渔扬帆》以恢宏舞姿再现千帆竞发的壮阔景象,《欢歌鱼跃庆满仓》则用欢快节奏传递丰收的喜悦。
作为福建省传统渔业强县,惠安县坐拥1725平方公里海域、138公里海岸线及74座岛礁,已构建起“捕捞—养殖—加工”一体化现代渔业产业格局。目前,全县已建成8个标准渔港,集聚100余家水产加工企业,年加工产量达16万吨;紫菜、鲍鱼等特色产业集群持续壮大,大港湾国家级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内,牡蛎新品种与海马、金虎斑等优质水产规模化养殖成效显著。(融媒体记者 谢曦 王树帆 李心雨 丁荣汉 许雅玲 张文璟)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