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5分钟健身圈”城市社区100%覆盖,人均体育场地超3平方米……有福之州,全民动起来!
众多市民在福建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场夜跑。记者 包华 摄
8月的福州,暑气蒸腾却挡不住市民的运动热情。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向鼓山登山古道,晨练者的身影已在石阶上跃动;暮色降临闽江公园,健身步道上人流如织。
8月8日是全民健身日,但市民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却不局限于这一天,这一股健身热潮正诠释着现代都市的活力。从白发老者的太极推手到少年儿童的轮滑追逐,从社区广场的集体舞到专业场馆的竞技比拼,健身已成为福州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全民参与 挑战自我
8月23日下午,绪兴健身大榕树店内热浪与欢呼声交织,“绪动100”健身挑战赛完美收官。这场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的创新联动,将全民健身的浪潮推向新高度。
比赛现场,有体格健硕的54岁“老将”,也有18岁的青春力量,年龄的跨度并未阻碍他们挑战自我的脚步。“我们将全球性功能性健身赛事HYROX的核心理念引入这次比赛,设置了多个组别和项目,不管你是运动小白,还是有运动基础的人,只要你热爱运动,都可以参与进来。”绪兴运动负责人王纯文介绍道。
社交媒体上的运动热潮更是一浪接着一浪,健身爱好者们不吝“晒”出健身精彩瞬间,展现出运动时的矫健身姿和饱满状态:年轻奶爸背着孩子完成负重训练,诠释“家庭健身”的温情;两位闺蜜以拳击对练展现友谊的碰撞;更有“从娃娃抓起”的“瑜伽小达人”以柔韧身姿惊艳众人……这些画面不仅收获超万次点赞,更是点燃了更多人心里的“运动火”。
夜幕降临,福建省体育馆内多了许多挥洒汗水的夜跑跑友,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以接近的速度,生动诠释着“全民健身 你我同行”的理念。
“最初我接触夜跑,是为了减肥。”跑友詹淑琴告诉记者,她的夜跑习惯自2021年养成,已经坚持了4年,体重也减了10公斤。加入光明港跑团后,她经常与跑友们相约开跑,夜跑的好习惯也让她的身体素质不断增强。“我从短距离慢慢转向竞技跑,也参加了多场马拉松赛,曾获得过第五届中国·永泰大青云越野赛20公里女子组冠军,运动让我变得更健康,也让我保持心情愉悦。”詹淑琴说。
设施升级 活动丰富
支撑这场全民健身热潮的,是福州日益完善的体育设施网络。智慧体育公园如同镶嵌在城市肌理中的明珠,为市民提供着便捷高效的运动空间。
在福清市智慧体育公园内,记者看到了3540平方米预制型橡胶跑道、儿童户外体育器材、室外乒乓球桌等多种运动设施,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锻炼需求。
“我每天下班都会经过这个公园,走在跑道上呼吸着新鲜空气,每天的疲惫都一扫而空了。”市民王海兴笑着说,饭后他还会带着妻子和孩子在这里散步消食,“这里还有智慧互动大屏、智能工作站等设施,提供健康风险评估、运动意外处置等功能,为我们的运动提供更加系统的保障,很多朋友都会选择来这里锻炼身体”。
在福州,像这样的智慧体育公园共有14个。今年,福州市深入推进“体育惠民工程”,市级更新更换健身路径166条、智慧健身房10个、提升改造各类球场42片。积极申请省级全民健身工程项目,新建1个永泰县智慧体育公园、5个多功能运动场、2个全民健身共享中心。
目前,全市各类体育场地3.08万个,体育场地面积2496.64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07平方米。福州市“15分钟健身圈”在城市社区的覆盖率达到100%。
同时,福州市还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新年登高健身大会、万人健步行、半程马拉松及冰壶、马术、定向运动、电子射箭等传统与新兴项目次第开展,“村BA”、门球、武术、钓鱼等乡村品牌赛事也同步“开花”,辐射老中青少各类群体。自2025年1月以来,福州市共计举办全民健身活动250场次,参与人数达70余万人次。
健康引领 科学护航
在全民健身热潮的引领下,越来越多人加入这场运动的狂欢中,而运动的科学性与安全性也得到运动爱好者们的广泛关注。
8月25日,记者在超鹿运动左海光年PARK店内看见,不少“撸铁达人”的手腕上佩戴着智能手环。“手环可以检测运动时的心率、血氧,还能看到自己消耗了多少热量,记录运动时间。”健身爱好者温森告诉记者,这些数据都会被保存在平台上,他可以通过对应的手机APP来查看每次的运动报告,直观地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若是心率出现异常,手环就会启动异常警报,发出健康提醒。”温森说。
夏季的高温给户外运动带来了更加特殊的挑战。多个公园内的电子屏上都滚动播放着当日温度,提醒市民避开正午时段运动,注意补水防晒。公园内还贴心地设置了多个饮水点和饮料售卖机,并配备基础急救设备。“现在锻炼前都会看天气预报,随身带着淡盐水。”坚持晨跑5年的李女士分享防暑经验。
“很高兴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运动的队伍,但一定要科学健身、合理运动。”王纯文提醒道,无论是健身房的力量训练还是户外有氧运动,动作规范比负荷重量更重要,在接触任何一项运动前,都要充分了解该项目的特点,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建议初学者在专业教练指导下建立正确动作模式,再循序渐进,逐步提升。(记者 陈君沂)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