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屏南四坪:梯田结金穗 农旅融新生
秋风飒爽,稻香渐浓。屏南县熙岭乡四坪村食光梯田里,层层叠叠的田垄间,金黄的稻浪随风起伏,沉甸甸的稻穗压弯稻秆,秋收的喜悦在田间地头悄然荡漾。
“九月中下旬以来就开始收割,预计国庆后可以全部采收完。这些稻谷经过晾晒、包装后,将被运往认领人手中。”田埂上,潘国毅手持镰刀麻利地割下稻穗,汗水顺着脸颊滑落,笑容却格外灿烂。这位土生土长的四坪村人,如今是屏南爱故乡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生产管理负责人,说起这片梯田的变化,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
时间回溯到2021年,在屏南粮食行动的号召下,加之返乡创业村民潘国老的带动,潘国毅毅然加入屏南爱故乡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扛起了“种好一亩田”的责任。
“前些年这田全荒着,杂草长得比人高,田埂都快塌了,看着真心疼。”潘国毅指着眼前稻浪翻滚的田地感慨道。如今再看,梯田里水稻长势喜人,田埂边还种着各色蔬菜,四季都有收成。更让他欣慰的是,今年屏南县农业农村局检测显示,田地土壤已不含残留农药元素,生态化种植目标顺利实现。
这份“生态答卷”,是四坪人多年的坚守。为了让荒地变回沃土,合作社坚持不打农药、不施化肥,采用生态堆肥、物理防治等绿色技术培育农田。2024年,食光梯田共种植水稻70亩,实现收入40多万元,生态农业这张“金名片”,在日复一日的耕耘中愈发鲜亮。
“我们还致力于探寻田地所承载的更大附加值。”屏南爱故乡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蹲下身,拨开稻丛,稻田水里几尾稻花鱼游来游去,增添几分生机。
“今年放了2250尾稻花鱼,稻谷收割完就能打捞,一斤能卖三十多元呢!”潘国毅俯身给稻田补水时介绍,稻田养鱼实现“双赢”——鱼儿吃害虫、粪便当肥料,既减少农药化肥使用,又能额外增收。
从“单一种植”到“多元共生”,食光梯田的探索从未止步。往梯田深处走,田边的小木屋里飘出咖啡香,不远处的茶吧里摆着村民自己采制的茶叶——这是合作社打造的“稻田+”新业态。
“我们发展了‘稻+菜’‘稻+鱼’‘稻+鸭’等生态种养模式,更把田地和旅游绑在一起,推出生态观光、农事体验、蔬菜采摘等项目,游客来了能玩大半天。”潘国老翻开登记本,今年已接待十几批研学团队,孩子们在田里学插秧、摘蔬菜,笑声能传到山脚下。
“现在食光梯田成了村里的旅游名片,随着稻谷金黄,周末前来拍照打卡的人也随之增多。”四坪村党支部书记潘家如表示,食光梯田“稻田+咖啡”“稻田+茶叶”的特色组合,成为国庆旅游的热门选择。
稻谷飘香里,藏着粮食安全的根基;业态多元中,涌动乡村振兴的活力。四坪村以粮食安全行动为抓手,深耕“稻田+”融合发展模式,让农业更有奔头、乡村更具魅力,用实践书写了古村焕新的生动答卷。(记者 张瑜 通讯员 甘叶斌)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